卡啦网 > 名言 > > 正文

尊师重教的典故【文案62句分享】

尊师重教的典故

1、  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2、老人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下苦心钻研这本书,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大有成效。十三年后,你就可以在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见到我了。说完老人就离开了。

3、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4、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向他教授真传。

5、又是五天后,半夜的时候张良就起来去桥上。这次终于比老人来得早了。老人开心地说:小伙子,这样才对!

6、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7、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8、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

9、编 辑:石  亮 崔恒浦  刘豫东  刘文静  

10、出自春秋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白话文意思是老师循着教育的思路善于诱导人们学习,用文章使得我博学,以礼节来约束我,想要罢休也是不可能的了。

11、孔子在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向人乞讨得来一些白米,高高兴兴地回来生火做饭。孔夫子醒来,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

12、  长沙岳麓书院自北宋开宝九年(976)正式创立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其讲堂侧门有一联:“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贤关,进仕途之门径。圣域,圣人之境界。明确指出要进入贤关圣域,惟有经过“严师”导引。

13、  不少书院楹联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含有尊师的典故。如明万历二十二年,由巡抚许孚远创建的福州共学书院中的道南翼统祠有联:“坛上弦歌思孔壁;阶前雪色映程门。”登封嵩阳书院立雪堂有联:“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程门立雪,还似菁莪育俊英。”这两副楹联都包含有“程门立雪”的典故,其出自《宋史·杨时传》。“程门立雪”与“子贡尊师”、“张良拜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陆佃千里求师”、“宋濂冒雪访师”等被后人引申为尊师重道的范例。

14、东坝中学校长张付荣说,董贵英老师背着孩子工作的镜头,不仅感动了学校老师,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

15、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名言

16、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17、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着军服才好。”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老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18、北凉王沮渠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是一位尊师重教的国王。他在武威立国后,颁布《求贤令》,在全北凉境内招贤纳士;重视文化教育,创办学校。这些举措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一时北凉境内人才济济,文化出现了繁荣景象。

19、前一段时间,一个关于河南省新乡市特岗教师任明杰老师生活记录的帖子在网上爆红。他的生活让大家纷纷为他点赞,还有女网友直呼,嫁人就得嫁这样优秀的老师。就是在这平凡生活的点滴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教师那么鲜活的形象,那么朴素的情怀。

20、解释:本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改变其意思,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21、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22、在北宋时期,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他的弟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23、“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24、有一天,一个叫杨时的学生来拜见程颐,有问题要询问。不巧的是,他来到的时候,程颐正在休息入睡。杨时怕打扰到老师,又不想放弃求学,便站在门外,静静的等待。当时正是冬天,在杨时在门外站立的时候,逐渐下起了雪,且越下越大。但是杨时并没有因此离开,而是继续等待。

25、子贡说:如果每个人的才能都是一座房子,那老师的房子光是围墙就有十丈那么多,房子则更加得富丽堂皇,一般人没法翻过围墙看到里面的房子;而我子贡的房子,围墙只有肩高,一眼就可望尽。接着,子贡又把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熠熠生辉,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这一番话下来,直把对方说得面红耳赤。

26、  山西灵石县静升镇文庙左殿悬联:“颜子四勿,孟子四端,君子修身树德参本;圣人三省,贤人三鉴,庶人向善从义敦行。”“颜子四勿”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圣人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贤人三鉴”:荀悦《申鉴》载:“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唐太宗进一步阐释:“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此联具体树立起向先师学习的几个标杆,进一步深化了尊师的思想内涵。

27、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28、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在同一天,这样的情况19年才会出现一次,下一次中秋节和教师节在同一天要到2041年了。到那时,小朋友们都几岁了呢?好了,话不多说,赶快看看今天的节目都有哪些内容吧。

29、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30、又是五天后,公鸡一打鸣,张良就出发去桥上,不料老人还是已经到了,老人说:怎么又迟到?五天后再来见我吧!

31、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并深得程颐的喜爱。

32、程颐一觉醒来,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从此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33、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施行,休产假的老师不断增多,不少学校都面临着“产假式”缺员,很多女教师刚生完孩子不久就回到了讲台上。

34、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35、下午则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学习,读经史,谈典故。晚上回去读书,书声琅琅达于署外。”后来,他辞官回乡,主讲武威书院,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

36、  书院是我国私学教育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既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也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先师先贤在书院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大的书院里有道南祠、依庸堂、体圣堂、崇贤堂,甚至还有礼圣殿、大成殿,俨然就是一座小孔庙。随处悬挂的楹联也极力烘托了这种师道尊严的气氛。如山西灵石修身书院牌坊联:“春风化雨恩浩荡;身教名传德崇隆。”南京尊经书院联:“立德立言立功,士先立志;有猷有为有守,学必有师。”这些联语高度强调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恩德和职能。

37、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尊师重道的典故篇3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

38、  战国时期荀子在《荀子·大略》中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是将能否尊重老师上升到左右一国兴衰之程度。历史证明,荀子诚非危言耸听,概因师与道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故任何一个不尊师道的国家或民族,最终皆会因为失去学习、进取的能力而被无情淘汰。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中亦曾出现了“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其道也,学其言语。……一日为师,终生之父”之字句,以及其后两千年来对“天地君亲师”之崇奉,皆可以看出古人对师道之尊重,不但是出于骨子里的深刻认识,且亦是一种自发、自觉之行为。

39、只是生活中一张张最普通的照片,却收获无数网友怒赞

4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名言名句

41、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42、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 《西沤外集•冰言补》

43、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个重教好学的地方官。乾隆年间,他在山东当知县,大办学校,革科场陋习,《武威县志》上说:“化南好学,至老而不厌。做官时,每天早起批阅公文,午间处理公事。

4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潜书•讲学》

45、之后,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46、过了良久,程颐醒来,从窗口发现了站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他们浑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程颐急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到了程门理学的真谛,世称“龟山先生”,被后人推崇为“程学正宗”。“程门立雪”的典故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影响久远。

47、凉王为了拜寻良师,特意制造了安车。这是一种很舒适的厢式车,扶栏雕刻精美,宝盖缀以金玉,四周用明黄色的帛环围。国家有规定,凉国贵族包括王室不许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师才配乘坐。凉王用安车到处招聘良师,一年四季不辍。宋纤就是凉王用安车载到武威城的。

48、近日,一组男教师抱着孩子批阅学生试卷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49、“丈夫单位忙,孩子平时由外婆带,这几天有事回乡下老家了。自己又不想请假耽误学生们的课,就只好带学校了。”记者联系到董老师时,她很腼腆,说没想到那么多人知道了,但她清楚孩子真的很乖,不会影响自己的教学。

50、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程门立雪”这一典故表达了古代中国尊师重教的教育传统和诚心求学的精神。

51、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

52、(童星闪闪)@金昌萌娃快来一起进入色彩的世界吧~

53、“董老师平时教学就很认真负责,学生很喜欢她。”她原来一位同事说,老公六年前做过肾移植手术,家里生活困难,但她从没耽误过学生们一节课,丝毫没影响过学生的学习。

54、中国有个成语:人中之龙,典故就出自前凉国时期的凉国名人宋纤。这位宋纤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酒泉山中办学,受业弟子3000多人。他的弟子学成出山,来到凉州游学,立即被凉王委以官职。

55、《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6、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老师毛宇居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宇居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57、解释:本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改变其意思,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58、务学不如务求师。——杨雄 《法言•学行篇》

59、照片的主人公叫董贵英,是文县东坝中学五年级二班的数学老师,背上的孩子只有8个月大。拍照片的时间是今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

60、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61、秋风送爽,桃李芬芳,在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第38个教师节。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尊师重教的典故举不胜举,如程门立雪、子贡尊师等。下面就让我我们走进今天的星光家长会,听一听尊师重教的故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