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精选120句文案)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多伟大

1、中短篇小说:小英雄等

2、关系一般般。有时又互相贬损,总之,时好时坏。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曾经有过长达17年之久的交恶史,甚至当初两人翻脸的时候,差点儿就要决斗。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托尔斯泰的文学能力很不错,但根本谈不上伟大,有点言过其实。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关系也不算太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屠格涅夫是俄奸,甚至还写了《群魔》借借卡尔马津诺夫讥讽屠格涅夫。后来两人关系缓和,私下互黑依旧。资料:俄国文学三巨匠是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十岁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七岁,屠格涅夫二十岁。他们是一代人,都是天才文学家。都曾反对沙皇的封建农奴制。

3、没有谁能在俄罗斯过好日子——涅克拉索夫《谁能在俄罗斯过好日子》

4、“七月初,酷热蒸人,傍晚,有个青年走出自己的斗室——这是他向C胡同的二房东转租的。他来到街上,然后慢腾腾地、仿佛犹豫不决地朝K桥方向走去。”

5、②、作者与人物:伊凡、拉、梅、伊、罗部分代表作家,由独立于作家:对

6、这套文集应该说是外国文学学科建设中的一项颇有意义的学术工程。但愿它的出版对我国方兴未艾的陀学能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7、结构艺术上的紧张多变性和多元对位性(复调性,对话性)

8、张晖:我们再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小说中跳出来,看一看小说写作的文学背景和社会背景,这也是弗兰克这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带来的新信息。

9、不是我瞎吹,我那些哥们要是能在月夜下对着女神说出这样的话,说不定能立马就地转正,当天就能用上身份证……

10、“不管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要走极端。我的人生已经脱靶了。”

11、费奥尔多•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出生于一个军医家庭。父亲因晋升八级文官,获得贵族身份,并购置了两个小田庄。这是一个暴躁任性、专横冷酷的人。他的妻子玛•费•涅恰耶娃(作家的母亲)善良贤惠,因不堪他的妒忌和折磨,很早去世。而他自己,据说因虐待田庄上的农民,在田间被他们聚殴致死(一说可能是被殴打后死于中风)。

12、广义模糊的读者:《卡》与每个人心中的时代良心。

13、阅读这本书,读者一开始会觉得这是一个以家庭危机为情节核心,围绕一桩杀父悬案展开的小说。实际上在这个悬案背后有很多关于哲学、社会、宗教的讨论。

14、《海浪》有关现代人自我迷失的故事。命运轨迹;自我意识旋律;人物对位。

15、长篇小说群魔(下)

16、他看来是以一种病态的紧张在和歇斯底里的女人、纵欲者、畸人、傻子……等为伍,他的人物长廊里很少有健康的男女。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则几乎所有人都充满力量、仪容标致而且能完全自律。说实在的,我们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病态治愈了。生活有其病态的一面,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我们描绘的东西。

17、陀思妥耶夫斯基:跟托尔斯泰截然相反

18、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任何事情上都和托尔斯泰截然相反,这算得上是他身上最特别的地方之一。

19、打破性别成见,她们想拓展女性的就业边界

20、我顺便还注意到,在这一点上,他跟巴尔扎克实在是太不相同了,巴尔扎克最基本的考虑,似乎永远是人物的完美结果。巴尔扎克的描绘类似大卫,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描绘类似伦勃朗,他的那些画属于一种如此强有力的、而且常常还是如此完美的艺术,以至于在它们的后面,在它们的旁边,是不会有太深的思想深度的,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永远是所有小说家中最伟大的一位。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伟大

1、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那是无人如何也是值得一读,小说的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讲述了19世纪初期俄国贵族生活。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很值得大家一读。

2、(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先纳亚广场附近)

3、他一方面是最好奇的异端,最俄罗斯化的俄罗斯人,另一方面又是个世界主义者,这也和托尔斯泰完全不同。后者试着想成为世界主义者,但他的生活最终比我们所知的几乎所有其他作家都更受限于时空和国籍的限制。渴望远方的热情就没在他身上存在过,他身上的一丝一缕都扎根于现时之中。他造访过意大利,却没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他没法赞赏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瓦格纳或贝多芬。他甚至认为自己的作品都很糟糕,除了两部明显最糟的作品。

4、作品写了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一家父子、兄弟间因金钱和情欲引起的冲突酿成的悲剧。作者通过主人公科洛马佐夫兄弟伊凡和阿廖沙的思想碰撞,提出了当时重大的社会政治和哲学问题。伊凡以人类所遭受的苦难为根据,证明上帝创造的世界的不合理,因此,他不承认上帝和一切道德标准;阿廖沙则以抽象的道德原则和基督教社会主义来与伊凡相对立。作者借助于对人物心理鞭辟入里的分析刻画,时刻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尖锐矛盾。

5、③、人物与人物:《罪》拉与卢仁、索尼亚、杜尼亚、马美拉托夫、大学生、

6、佐西马神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对阿廖沙说:“生活会带给你许多不幸,但你会因此感受到幸福,你会因此赞美生活,并让别人也来赞美它。”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伟大的秘密。听起来像是个悖论,但他从泥泞污秽和满是疾病与疯狂的世界里提取出甜蜜和光芒,欢喜与理性。

7、1872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佩罗夫绘

8、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相信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那都是最为讽刺的作品,这部作品,让人们看到一个俄罗斯完全不一样的作家。而且果戈里影响了中国很多的作家,例如大名鼎鼎的鲁迅,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他的影响。果戈里写了一本《狂人日记》,同样的鲁迅也是写了一本《狂人日记》,可见他对鲁迅有多么大的影响。

9、我的天哪!整整一分钟的幸福!即便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来说,难道这还少吗?

10、他还有一种超凡的奇特本领,让他的角色脱颖而出。托尔斯泰的作品里我们会觉得空气很稀薄,很难呼吸,那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到风暴自身正在苏醒的生机和自由。

11、乌里扬诺夫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塑造了许多深刻重要的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有:《主席》(1964年)中的主人公、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卡拉马佐夫兄弟》(1968年)一片中的德米特里、根据布尔加科夫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逃亡》(1970年)一片中的白军将军恰尔诺塔。但是乌里扬诺夫在银幕上塑造的苏联传奇军事统帅格奥尔吉·朱可夫元帅的形象使他赢得了苏联人民的特别喜爱。乌里扬诺夫本人介绍说,朱可夫元帅亲自同意他出演这个角色,乌里扬诺夫也因此享有了"苏联电影元帅"的美誉。

12、文学批评家似乎是一群无所不读而又几乎无所不批的家伙。

13、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起,在世界文坛上就占有显著的地位,他不仅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大作家并列,而且还特别受到读者、研究界的刮目相看。在我国,他自二十世纪初(在1918年左右)便已被介绍过来,迄今将近百年。

14、罗达:迷失于模仿他人的人。恨世自杀。

15、英文原版Dostoevsky:AWriterinHisTime

16、小说于1866年一发表,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 《罪与罚》是一本好书,但不是一道好菜。它会让幸福单纯者突然间笑容冻结,吃不下、睡不好。

17、几年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崇拜者还寥寥无几,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那样,最初的一批崇拜者都是精英,而且他们的人数在不断壮大,以至于到今天,连我们这个老鸽棚剧院都显得不够大,容纳不下所有那些人了。我今天首先要探讨的是,为什么如今还有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出作品那么反感。因为,要战胜一种不理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看成是出自真心的,并努力去理解它。

18、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方面仰慕托尔斯泰,另一方面他又将托尔斯泰视为文坛上的主要对手,暗暗嫉妒,这种嫉妒不仅仅在创作上,还有生活上的。在他眼里,托尔斯泰还停留在贵族的田园时代,他是一位坐在自己的庄园里面记录贵族时代的编年史者。谁来记录新的时代呢?这个新的时代也需要一个编年史者,那就是我。

19、木匠胡同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雕像

20、《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20卷)》是二十卷规模的文集,收录作者大量作品,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文学随笔、书信和形式新颖的《作家日记》等。每一卷附设题解、文论等说明文字,或阐述作者的写作状况,或解读作品从开始构思到完成的进程,或是分析作品引发的社会反响、相关评论等,非常有利于研究和阅读、收藏。这部文集在编著方式上,做到了体例简洁,译文明晰而确定,因此也十分便于普通读者的学习、借鉴。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文译本中,本文集的优势十分突出:忠于原著,容量巨大;收录全,范围广;注解翔实,文笔优美。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誉为什么

1、托尔斯泰憎恶艺术并且无法理解它们,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欣赏雄伟的天主教艺术,并且有着世界主义的品味。

2、②把人物引入一个真正的对立矛盾之中,全面展示人的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

3、快说,我们写过那些作品?

4、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本好书。我一直想知道那些把我叫做白痴的白痴自己有多白痴!

5、《罪与罚》中出现的“C胡同”附近的干草市场

6、最近碰到一些负面的社会新闻,类似《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涉及的虐待孩子的案子,父母把5岁的女儿虐待致死。陀思妥耶夫斯基也非常关注当时的社会新闻,他不光会引援历史上的故事,文学上的典故,他对生活也非常关注。

7、他经历的痛苦并没让他变得愤世嫉俗或残忍无情。当一个热情过头的年轻女子跟他搭讪说“盯着你看我能看懂你的痛苦”的时候,他回答说“有什么痛苦?”他很少依赖自己的个人经验来写作。他热情地偏爱斯拉夫民族,因此和屠格涅夫针锋相对,但仍能看到并尊重后者的天才。

8、托尔斯泰恨超自然力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布莱克一样活在未知之中,将世界视为虚幻不真之物。

9、在他们看来,绝大多数书都压根不值得花力气写出来。而我们也确实感到苦恼,太多书读起来没啥意思,无非就是抽烟喝酒般的消遣。

10、梅列日科夫斯基讲得很清楚:世俗的利益对托尔斯泰趋之若鹜,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不管不顾。托尔斯泰谨慎小心,尽管热情洋溢,但从不逾矩;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总是把缰绳交给无常和罪恶。

11、迪尔西:19D:洞察一切的爱,历经沧桑的慈爱。

12、图|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13、《卡拉马佐夫兄弟》是创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的晚期,主要是在1878到1880年,差不多三年的时间,从1879年1月份开始,在《俄国导报》差不多连载了两年。

14、这是意识流的开山这作,整整七大卷,相信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读完,本人也是只读了前面两卷,后面的五卷实在是读不下去。虽然读不下去,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作者遣词造句非常有特点,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非常值得借鉴。

15、托马斯.曼可能是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德语作家,而且他在写这部魔山时,非常的年轻,好像记得只有26岁,试想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能够写出这么一部小说来,可见其学识有多少的渊博。

16、契诃夫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首,不得不说,他的很多短篇小说,那都是值得读者一读的作品。

17、以前的各种译本一般没有各个作品的详细题解(介绍作者的写作动机、构思、写作和修改过程,以及国内外评论界的反响等)和详细的注释(固然,这两者几乎是国内所有外国文学作品中译本的共同缺陷),不利于我国读者、研究工作者全面而深入地研讨、探索这位思想和创作极其复杂矛盾的大作家,诚为一大憾事。本次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

18、今天的活动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套丛书“文学纪念碑”。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关的传记、回忆录、日记,是我们这套丛书的基石,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荣休教授约瑟夫·弗兰克所作的五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则是整套丛书的扛鼎之作。这套书分为五卷,2014年出版第一卷,像美剧一样,一季一季,第五卷到现在终于出版。

19、(本文节为约瑟夫·弗兰克著《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访谈,由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20、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涉猎广泛的读者,他沉迷、激赏的不止于荷马、普希金、莎士比亚、席勒和霍夫曼还有十七世纪伟大的法国经典作家;他一辈子都对全球各地的文化保持着热烈的兴趣。

四、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伟大的民族

1、奥利维——理性;法兰西。

2、中短篇小说:波尔宗科夫等

3、在各种场合吹牛,但凡有人要扯文学素养,扯什么王蒙舒婷莫言,扯什么村上春树渡边淳我就跳起来大叫我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周围人对我一下子尊敬起来,倍儿有面子!人家再问:你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什么呀,我一串唾沫星子喷出来:“我读的是白夜、穷人、群魔和白痴!”(幸好标题短,我能背得出)

4、抽象的思想并不只能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冰冷,它也可以激情满满,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们见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所有激情和罪行都是辩证法的自然产物。生活对于感受到它的悲哀的人来说才是悲剧。他的角色对此感受很深,这是因为他们思考得深。他们受着无止境的折磨,这是因为他们的思虑没有止境。他们敢要,这是因为他们敢想。他们想的主题是什么呢?要而言之,是上帝。他们都“被上帝折磨”。这种不知餍足的宗教渴望是俄罗斯精神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当两个或更多俄罗斯人碰面时他们马上会开始讨论灵魂的不朽。

5、精湛深淼的特异心理描写艺术。

6、“只要我还能对自己说:‘我活着,尽管千辛万苦但我活着。我立在柱子上,但毕竟立着。不论有没有看到太阳,我都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知道世上有太阳,这辈子就值了’,我就能承受一切苦难。”

7、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是俄国社会激烈动荡的时期,面对生活种种弊端,俄国向哪儿去?——是当时俄国知识、文化界许多忧国忧民人之士所思考焦虑而得不到解答的苦恼问题。

8、就像他写的小说中人物一样。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容易被激怒,他们的圈子还有一个人叫格里戈洛维奇,格里戈洛维奇非常坏,陀思妥耶夫斯基参加聚会,听不下去就走了,格里戈洛维奇会追到他家里,继续跟他说屠格涅夫刚才怎么说你的,你走了之后他又怎样补刀。陀思妥耶夫斯基听了之后就大发雷霆说了一番话,格里戈洛维奇返回来向屠格涅夫他们转述陀思妥耶夫斯基怎么骂你们的,一下子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别林斯基的圈子隔绝开了,导致后来他很长时间不去参加小组聚会。

9、陀氏说:“人们叫我心理学家,不,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也就

10、①、思维观念成了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开创了观念小说。

11、在我的阅读生涯遭遇俄罗斯之前,我一直奢谈“流亡”。在我看来,现在知识分子一直大谈特谈的“流亡”状态,已经让这个词汇具有了一种虚妄性和空想性。它已经衍变成了一个相当吊诡的词汇了,已经脱离了沉重受难的大地,轻盈自由的飞翔于七彩霞光的空中。赛义德说,流亡是最悲惨的命运之一。这种说法直到我的阅读生涯遭遇到俄罗斯开始才具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意义。在俄罗斯的文学那里,或者在布罗茨基这样诗人那里,流亡首先是一种真实的政治或生存状态,其后才是一种真实的文化情境。只有前者才能让后者变得意义丰满和厚重,没有前者后者只能是虚空。

12、被老板开除后,我终于有了点空闲时间。晚上,我躺在咯吱作响的破床上,饿得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我掏出珍藏的eBay上买的二手YotaPhone,小心翼翼地拂去背面阅读屏上的灰尘,打开了盗版的电子书《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刷刷地翻起了目录。

13、而十九世纪以来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也直接影响着文学的发展。1812年的抗击拿破仑的卫国战争,1825年的12月d人起义,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19世纪末的民粹主义运动等等,都在俄罗斯作家中的作品中得到广泛的反映。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深入关注,是俄罗斯作家作品得于成功的关健所在。

14、2022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15、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文人。他一辈子都以文学为耻,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热爱文学,他为自己受到召唤从事文学而骄傲,尽管会卖自己的作品换钱,但他视文学为崇高神圣之事。照他的说法,“好多次我已经把小说中一章的开头交给了印刷商准备付印,而结尾还在我的脑中,不得不在次日完稿。纯粹是不得不写,这已经把我快逼死了。”他报怨有两千个农奴的屠格涅夫拿到150镑稿费,而迫切需要用钱的他却只能拿到38镑。“贫穷逼得我赶工,这当然会毁了我的作品。”他的信中满是无穷无尽的数字和账目,点缀着濒临绝望的求助。

16、契诃夫比较著名的作品有《变色龙》、《一个小职员之死》等等

17、此后,他的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突转”——由顺境转入了逆境。

18、B、人物关系及其意识结构上的全面对话性——复调性。

19、一面坚持不肯和现实主义者妥协,另一面他冒险探索着迄今无人蠡测和想见的幽深区域。

20、为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关注当时俄国社会的热点问题?

五、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什么伟大

1、他的每个角色身上都有英雄意志的矛盾冲突。他把叙述的艺术力量全都灌注到对话中,他的对话有多好,托尔斯泰的对话就有多糟。所有托尔斯泰的角色口气都差不多,如果我们不知道谁在说话,单纯从语言上没法区分那些对话的主人;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人物开口说第一个词我们就马上能知道是谁在说话。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压根不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这些人物靠独特的言辞和语调就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读托尔斯泰的时候眼睛兼顾了耳朵的功能,而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时候耳朵则可以代替眼睛。

2、短篇小说《普罗哈尔钦先生》《九封信的故事》《波尔祖科夫》《圣诞晚会与婚礼》《脆弱的心》《诚实的小偷》《别人家的妻子和床底下的丈夫》《白夜》《小英雄》《圣诞晚会上基督身旁的小男孩》《拙劣的笑话》《农夫马列伊》《性格温和的女人》《百岁老大娘》《荒唐人的梦》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白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很好看的建议去看看

3、“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对,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即描绘人的心灵的全部深度。”

4、有时他挖得太深,我们只能将之理解为夫子自道。比如他自己这么忏悔:

5、当然,我们决不能因此可以不分主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相等同。不!尽管有这些近似于现代主义的艺术上的创新,就总体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始终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许多伟大作品永远是十九世纪俄国以至全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6、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平民医生家庭,后获得贵族衔。他的思想复杂、著作丰富。发表于1846年的成名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果戈理以来的“小人物”传统,描述一个年老的公务员玛尔卡

7、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20世纪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持续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人物异常和极端的思想状态的描写,其作品不但蕴涵着对人类心理敏锐的洞察,而且还展示出他对当时俄国的政治,社会和精神状况深刻的洞见。他的一些最著名的作品预言了当代许多重要的思想和学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仅存在于预言中的沙托夫,基里洛夫,韦尔霍文斯基,斯塔夫洛金和伊凡之类的人,在随后四十年中统统在真实的世界中出现了;他那在七十年代仍只潜伏着的基本主题,在俄罗斯1901917的两次革命中都表现出来了。

8、A、善于表现人物心灵中的阴暗心理:歇斯底里、酗酒、癫痫病发作、无尽的烦恼、深重的负罪感、二难择一的痛苦、自甘堕落、自我作践(伊凡诺夫娜:跳舞;列别杰夫在罗戈任前乞讨跳舞;炫耀自己的道德败坏:瓦尔科夫斯基;费多尔)、虐淫狂、受虐狂、自虐狂、自残、自杀。

9、这本书相信不用做过多的介绍,它太过于伟大了,以至于影响了当代的中国文学,现在许多的作家都受这本书的影响,例如陈忠实、莫言、余华等等,那写的东西都是有着《百年孤独》的影子。

10、(未完,后续内容见次条)

11、托尔斯泰身体健康,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患有癫痫。

12、在对基督教永恒困境的庄严呈现上,没有哪个现代作家能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媲美——他一边通过伊万·卡拉马佐夫对上帝所谓的善进行了猛烈抨击,一边又试图用宗教大法官的传说和佐西马神父的布道对此做出反对。这些描绘让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希腊和伊丽莎白时代的悲剧为伴,跻身但丁、弥尔顿和莎士比亚的行列,而非与很少敢于进入如此崇高领域的小说家同行为伍。他的每一个核心人物都被放在受到西方文学中某些最伟大作品影响的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尺度上详加描绘,他本人的小说现在也在那类作品中占据了无可争议的位置。

13、在这样的区分底下,敢有大胆的支配力、敢有大胆的实现自我主张,就是强人。

14、性激情有时会让他变得残忍、粗野甚至兽性大发,但都出于自然、算不上变态。

15、如果再不把托尔斯泰排上去的话,那么肯定有人要骂了,毕竟托尔斯泰那在中国,可是拥有很多的粉丝,他的那些作品,也是深受读者的喜爱。例如他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等作品,那可都是文艺青年的上等读物。

16、《地下室手记》两级回旋中的绝境。

17、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联系更紧密的一位作家应该是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也说过我们都是从果戈里的《外套》里走出来的,这也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有名的一句话,外套指的是果戈里在《外套》和其他小说创造出的小人物形象,《穷人》《双重人格》都是从果戈里那出来的,当然经过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新演绎。

18、人们以西方人的逻辑出发谴责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看主要是他笔下人物的性格,他们往往不合情理、优柔寡断,而且几乎总是不负责任。他们的形象因而可能显得乖戾和疯狂。有人说,他表现的并不是现实的生活,而是一些噩梦。我认为这么说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我们不妨暂时接受它,还可以像弗洛伊德那样回答说,我们的梦其实比白日的行为更真实。

19、MaryPetrusewicz

20、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造的奇迹是,他的每一个人物——他创造了整整一大批人物——首先是依据自己才存在的,这些富有内涵的人物的每一个,都带着各自特殊的秘密,为我们展现了他们复杂的内心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奇迹还在于,他的每一个人物所体验、所经历的,恰恰正是这些问题,我或许应该说,这些问题恰恰是依靠了每一个人物才得以存在的——这些问题互相碰撞,互相斗争,形成了人的模样,然后在我们的眼前走向死亡,或者走向胜利。

1、我是在大学的时候,第一次看《卡拉马佐夫兄弟》。跟很多人一样,我读的第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罪与罚》。我一开始也是把《罪与罚》当成悬疑小说或犯罪小说去看。如果大家只是匆匆掠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话,可能会认为是二流的侦探小说。如果你细读的话,会发现它涉及很多形而上的问题。我作为一个俄罗斯文学的研究者,再回过头去看,发现《卡拉马佐夫兄弟》,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看都是非常厚重的书。魏东:我自己阅读的第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然后才看的《罪与罚》。但当时不知道《卡拉马佐夫兄弟》有那么崇高的地位。大三时阅读这本书,一下子被吸引了。

2、《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三位主人翁代表了哪类思想?

3、路易:在断根的文化传统中被“悬在半空,无所归属”的人。

4、陀思妥耶夫斯基旧居,今已被改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旅馆

5、但是,某种类型的问题,焦虑啊,激情啊,关系啊,则似乎应该留给伦理学家、神学家、诗人去解决,而小说根本就不必去过问。在巴尔扎克的所有作品中,《路易·朗贝尔》无疑是最不成功的;无论如何,它只是一篇独白而已。

6、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有力地表现了俄国社会中不合理现象和人们的苦难,但也宣扬无助于消除苦难的反对说教。

7、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坛的论敌,用弗兰克的话来说,他最大的敌人就是屠格涅夫。他跟屠格涅夫的关系一开始还是挺好的,后来成为了宿敌。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第一部《穷人》之后,就在文坛建立了自己的名声,他进入了以当时重要的知识分子和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为首的文学圈子,这个圈子里还有当时已经成名的作家屠格涅夫。

8、俄罗斯文学名家名作内容和主题高度总结:

9、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男主角拉斯克里涅科夫以其聪明绝顶却与世隔绝的头脑建构出一个学说:超凡伟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为他需要建构新制度,这种建构势必带来毁坏;也因此,伟人的犯罪是合理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地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

10、在60年代末期,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构思了小说《无神论》,一年之后他又在笔记里面——他的创作历程可以从他的笔记、书信、回忆录中间所看到——出现了《大罪人传》的书名。他想写一个无神论者,在当时的俄国,主角怎样遇到一个修道院里面的长老,通过长老的引导一步步皈依,最终成为东正教徒。

11、就像他曾经描述的那样,突然之间,一道特别的内在光芒降临到他的灵魂上,好像击碎了什么东西。我们再一次看到他和托尔斯泰的区别。后者生机无限,死亡只能从外部投射到他身上;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末日启示之光由心灵的内在洋溢而出。对他来说,生死浑为一物,而对托尔斯泰来说它们是永远的对头。前者用灵魂之眼看生活,认为对活着的人来说生活的基础就是死亡;而后者用现世的眼光看待死亡,死亡是生活之屋外面的东西。

12、最后,还有另外某一位,梅什金公爵,他最异常的直觉,他最神圣的直觉,只有在他癫痫症即将发作时才能产生。从这些观察出发,我现在根本不想得出任何的结论,而只想说明一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作为思想最丰富的一种小说——我本来想说的是书籍——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始终是我所知道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小说和书。

13、“我发狂般地喜欢现实主义——这么说吧,真实到稀奇程度的那种现实主义。对大多数人来说稀奇古怪的事情对我来说恰是现实的真正精髓,所以我喜爱你接地气的现实主义。你身边的万物都似乎被标得清清楚楚,遵循代数公式与几何学的规律,但我那边的一切却是个不定方程式。生活让我变得迷信,我接受了你的所有习惯,我喜欢上了去商人的澡堂洗澡,喜欢在热气氤氲中和商人与牧师作伴。我的梦想是一劳永逸地化形为人,进入一个18石(13)重的胖商人太太身上,相信她相信的那些事。”

14、土豪为富不仁,吃喝嫖赌,与儿子争风吃醋,最后惨死家中,凶手竟是仆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15、我们读到托尔斯泰的一个角色,“她不愿纾尊降贵变得机灵。”托尔斯泰看上去对人类头脑全都不屑一顾,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操纵感知之刃的超级大师。他可能欠缺很多重要品质,但没人怀疑他的头脑,他的角色从头到尾都是聪明人。

16、不过,我们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回答,我们还是来听听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是怎么谈论我们的梦的吧。他说:

17、费奥尔多虽然爱好文学,但因父命难违,于一八三八年一月进入军事工程学校念书。当时他就耽于思考,在那时致兄长米哈伊尔的信中可以看到他已在思考人生意义。他因当时只能“无休止地过闲适的生活”,感到“活着而没有希望是可悲的”。这是一个早就向往冲霄高举的少年的烦恼。在信中他还表示向往自由:“我只有一个目标:自由。为了它我可以牺牲一切”。也就在此信中他还写道:“人是一个秘密,要识破它,如果我一生都在猜度这个秘密,那你也别说浪费时间。我正在研究这个秘密。因为我要成为一个人。”可见他当时就已在探索心灵的秘密,而从“人是一个秘密”一语可以知道他当时已是一个心灵复杂的人。

18、以统一历史统一自我。出路何在?

19、群魔,革命题材?我不爱看。

20、奈维尔:迷失在主观内心无序中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