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诗歌散文 > > 正文

孟子关于战争的名言精选22句

孟子关于战争的名言

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大要素分别为:天时、地利、人和.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墨子的原则有点类似今天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主张用高超的防御技术和手段来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包括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实际上就是一个“闭关自守”的美化。不是有那么个成语叫“墨守成规”嘛,讲的就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任何侵入。

5、单纯地看待争霸战的话,的确是“春秋无义战”。这些战争都是统治阶级为满足私欲而发起,但他们为达到这一目的却让国内广大百姓为其送死,还美其名曰“忠”。也许有人说他们也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啊。这要看什么样的国家了,在民主国家里这是有可能的,而像春秋时期那样的奴隶制国家则不可避免地要沦为统治阶级满足私欲的工具,所谓为了老百姓只是句安抚人心的空谈。

6、春秋时期,周天子威信渐渐降低,很多有势力的诸侯依次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开展兼并战争。他们经常打着“勤王”的旗号,事实上是想取得自己称霸诸侯的目的,并非真正帮助周王树立天子威信。  “义战”就是指正义的战争,在那个时候,就是为了维护周天子而发动的战争。“春秋无义战”指的就是假“勤王”真争霸的意思。

7、从孟子的春秋无义战中可看出争霸战争的性质是为满足奴隶主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私欲。

8、区别是两家用来避免战争的手段:

9、【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指战争的所具备的势(命运、势运),地利指战争的环境条件,人和职战争中与人或伙伴的条件。这里可以看出孟子举例说明了有发动战争的空间和时间条件的一方,不如战争中掌握地理环境条件的一方有利,而有时间、空间条件也好,有地理条件也好,都不如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者的帮助重要。所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永远站在道义一方,则无往而不利。

10、原则是有战争就有牺牲,须知珍爱生命。

11、【典故】春秋末期晋国知伯迫使魏、韩两家围攻赵襄子于晋阳,三年而不下,最终被赵策反魏、韩,遭到围攻被灭的故事。

12、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以“仁政”治国的思想,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13、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决定战争的三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

14、“争霸”战,只是少数人的“争私”战,而且还是建立在牺牲全天下百姓利益和生命的基础之上,因此绝对是不义之战。

15、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8、孟子在这里主要从军事方面来分析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而且是观点鲜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

19、二者的观点都是反对战争。都主张爱护百姓,停止掠夺和争斗。

20、孟子的原则可以称做儒学中的老庄,对待战争的观点偏向于老庄的无为而治,让天下人自由发展,不崇尚人才,没有嫉妒,没有争吵,这个观点有点类似庄子的“有生命的无秩序”状态。

21、【原文】《孟子公孙丑下》

22、最好的例子就是隆中对,诸葛亮说天下三分,刘备必会有其一。曹操占天时(汉朝四百年,气数已尽),孙权有地理(江东地险),刘备当时在荆州,无兵无地,但是拥人和(人心思汉)。所以最终开创了蜀汉基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