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名言 > > 正文

囫囵吞枣的意思【文案42句分享】

囫囵吞枣的意思

1、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到事事认真,不仅在学习上,同时还在生活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每件小事,不要成为那个“囫囵吞枣”的张三了。

2、(示例)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3、这个孩子学古诗就只是囫囵吞枣地把整首诗背下来,至于什么意思,根本没有理解。

4、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一目十行,虽看不知精神。民谚

5、希望你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热爱生活的人。不要给了你一碗好鸡汤,你却没有消化的能力,猪八戒吃人生果,囫囵吞枣还说没味道。(囫囵吞枣的意思)。

6、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7、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味其中的好词好句。他向来做事都是张冠李戴,三心二意。

8、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嗓子,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嗓子。”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嗓子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成语造句我们要借鉴古人凿壁偷光的精神,学习切不可囫囵吞枣,应该厚积薄发,如老马识途一般循序渐进。

9、浮想联翩,读音是fú xiǎng lián piān,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10、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11、(同韵词)阖(he)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12、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

13、(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14、“吞”一共七画,部首是口。主要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不嚼或者不细嚼而咽入。我们成语中的“吞”就是咽、嚼的解释。第二个是兼并、侵占的意思,例如吞并。

15、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囫囵吞枣”的成语意义。

16、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17、10)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18、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9、清脆的骨头咬裂声,比世界上任何的音乐都要好听。

20、(hú lún tūn zǎo)是成语,出自《答许顺之书》。把枣儿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21、举一个例子能知道三个;听说一能知道十;于是学者用功之深;穷理的成熟;然后能融会贯通;才落到这一步。

22、一饭一粟,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

23、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24、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25、“枣”一共八画,部首是木字旁。枣是枣树结的果实,而枣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或乔木,好光、喜欢干冷气候,也耐湿热。一般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者平原。所以,在我们国家,枣树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新疆和河南等省份。

26、今日互动话题:如果你在场,你会对这个傻子说什么?

27、于是张三就不理老爷爷了,转身走到去买枣子了。

28、(解释)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29、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rú jī sì kě,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30、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31、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32、传古时候,有个喜欢自作聪明的人。有一次,他向一位老医生请教,吃什么水果对身体最有益。老医生对他说:“水果各有各的特性,每种水果对人的身体都有益处,但吃多了,也会带来害处。比如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但吃多了,就会损伤脾胃。

33、6)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34、你觉得你这样囫囵吞枣的做完这件事情会不会有收获呢。

35、在王主任的耐心地劝说下,老师傅终于同意进行检查了。在检查时,王主任发现肛周一红肿包块,包块中间已经破溃,有脓液溢出,隐约可触及一坚硬异物,且已完全嵌入肛周组织,王主任又慢慢地触及那硬物,心里一激灵:怎么感觉像枣核儿呢?于是向老人询问:“老师傅,您近些天前吃过枣之类的东西吗?”患者一听:“吃过啊!网上说,‘一天三个枣,长生不老呀!’”王主任心里不仅感慨:真不愧是网络信息社会,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从网络上汲取养生知识!如果真是枣核儿如不及时切开取出,枣核儿会向深部组织方向发展,患者不仅痛苦,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王主任当机立断:“老师傅,需要您尽快做个术前检查,应该及早手术!”“好!我也想马上好,这坐不能坐,走不能走的,我快受不了!”

36、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想了一会,就得意地说:“我明白了!以后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只咽不嚼。那就既不伤牙齿,亦不伤脾胃。”旁人笑道:“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吃枣却难了,囫囵吞枣,怎么受得了呢?”  从前,有个医生向病人介绍梨和枣的性能时说:生梨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有坏处。而红枣正好相反,能健脾,却伤牙齿。这时有个人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吃了这两样东西有益而无害。在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则不嚼一口将其吞下去。这样以来,既不伤牙,又不伤脾,能一举两得。  囫囵:整个儿。这个成语比喻学习时不深入理解,生吞活剥。也指对事物不加分析,含糊了事。 

37、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嘿,你瞧像我这样嚼碎了不吞下去,不是既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伤脾吗?”

38、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39、读音qiān cháng guà dù,汉语成语,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出自《冤家债主》。

40、先生:你是大夫,你说说看,这两样水果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害处。

41、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