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诗歌散文 > > 正文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优选38句】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1、孔子语录: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4、孔子语录:《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但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仁。”)(《论语●宪问》)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礼之用,和为贵。

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0、(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孔子语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2、处事恭,执事敬,与人忠。

1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4、(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16、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7、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孔子关于诚实的名言有以下这些。

19、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20、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德不孤,必有邻。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告诉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作为人际交往的原则,我们应该坦诚相待,实事求是,童叟无欺。

2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6、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7、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28、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4、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29、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3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关于孔子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31、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32、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3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7、(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