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作文素材 > > 正文

117句六国论歌曲(六国论是史论还是政论文案)

一、六国论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2、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3、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4、日削月割(名作状)

5、自主学习即课前诵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及文言文工具书来了解课文大意、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

6、文章起首提出“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分层说出赂秦必亡的道理(贿赂秦国与不贿赂秦国的国家),接着哉议论加抒情,为六国提出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但是历史没有假如,最后引申,指出六国破灭的历史不可重蹈覆辙。以达到苏洵的写作目的。文章脉络清晰,很有议论文的结构之美。(引议联结)

7、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8、②“祖父”古义为“祖辈与父辈”;③“至于”古义为“以致”“以至于”;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

9、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10、《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11、——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罗展芳

1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教师补充。

1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14、最后一段,作者以设问设答的方式指出六国要想自存,只有实行仁义,这样不但可存,甚至可王。可惜的是,六国之君不能施行此道,这是令人感慨不已的。最后一段虽短,确是本文主旨所在,作者无论强调天意助秦,还是指责六国欲秦所为,都是从这个主旨出发的;作者否定包括二苏在内的后人偏颇之言,也是以此为立论根据的。

15、北宋建国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军人乱政的历史,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国有,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后一百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时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损伤了国力。带来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想通过分析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来劝告当朝统治者。

16、教师播放李默然诵读音频,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借鉴诵读。

17、B.固不在战矣(固:本来)

18、(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19、(而)在六国论中的用法(1)连词,表因果.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2)连词,表修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3)连词,表转折.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连词,表并列.二败而三胜(5)连词,表承接.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二、六国论是史论还是政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3、出示战国地图,北宋地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介绍战国风云及北宋国情,教师补充。

4、至于:到~,由上文承接到下文

5、其实、祖父、至于、智力、不行、故事

6、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7、合作探究分为4个小组竞赛,大约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具体任务包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重点实词虚词释义;总结本段中的特殊句式;翻译课文;回答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锻炼了表达能力,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体现出了团队精神。

8、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9、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

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1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2、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

13、《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批判六国赂秦之失策,警告北宋统治者,必须结束对辽和西夏纳款输银的苟全屈辱方针,用战争来保卫国家的完整、独立,以免重蹈六国败亡的覆辙。作者以论古为手段,以砭今为目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败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作者托古讽今的良苦用心在文章最后和盘端出。

14、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15、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16、②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17、疏通文意,为后面鉴赏文章思想、情感张本

18、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9、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苏洵所说的“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苏洵写六国论,就算他看到了这一层,也不能写。就算是过去的皇上,也是皇上,只能指出表面错误。深层的错误只要是个封建王朝就会重演,两千年来无一例外。

三、六国论歌曲

1、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一定要他们存在呢!(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可以。孟子(就)曾经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可叹啊!

2、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至于苏洵是真傻还是装傻,我看是装傻。给皇帝写文章,不能太露骨,只能一点点督促,逼急了就得去岭南吃荔枝了。

4、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5、(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6、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总结得客观而又深刻。比西汉的贾谊总结的还要到位。

8、《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9、(5)诸侯贿赂秦国“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10、您好,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六国论》的作者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战略家。同时也是热爱国家、忠于君王的有志之士。苏洵写这篇文章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方法,并非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是为了劝诫北宋统治者为了社稷江山的安定、长远发展决不能对外妥协苟安,任由欺侮。因此对北宋朝廷一字不提。下图时苏洵画像:苏洵画像谢谢

11、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12、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大夫争相传诵,名声大震。

13、探究法:我给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引导学生分4组研读课文,互相质疑、析疑,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14、培养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15、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16、六国论最后一自然段非常重要,作者在最后一段借古讽今,揭示了写作意图,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17、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18、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19、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

20、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四、六国论翻译

1、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

2、实词:兵、暴、事、始、得

3、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5、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6、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7、本文主要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

8、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9、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10、秦始皇起先要驱逐客卿,因为李斯的言论而作罢;吞并天下之后,就认为客卿没有用处了。于是凭借法制而不凭借人治,认为百姓可以依靠法律治理(好),认为官吏不一定要有才能,选择能够遵守自己的法令(的人)就行了。因而毁坏名城,诛杀豪杰,(使得)民众中优秀杰出的人流散回归到田亩之中。先前那些被四公子吕不韦之流的人所供养的人,他们都回到哪里呢?不知道他们是(甘愿)面黄肌瘦地老死在普通百姓之间呢,还是会放弃耕种长声叹息来等待时机呢?(显然是后者)秦朝的动乱虽然形成于秦二世的时期,然而假如秦始皇知道担忧这四类人,使他们各有各的职守的话,秦国灭亡不至于像这样迅速。把上百万的虎狼放纵到山林中而使他们饱受饥渴,不知道他们将要吃人,世人都认为秦始皇明智,我不相信。

1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13、请4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14、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5、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6、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7、本文属于史论,目的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确立自己的论点,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因此,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的社会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18、我认为:这是古代先王所不能免除的。国家中有奸猾之徒,就好像鸟兽中有猛禽猛兽,昆虫有(带)毒螯(的虫子)一样。分门别类、区别对待,使他们各自安于自己的处境,就能够使他们为自己所用了,把他们全部铲除干净,就不是正确的方法。我考查世事的变迁,知道六国之所以能长久存在而秦国之所以迅速灭亡,就是由此造成的,不能够不加以省察啊。

19、齐国和燕国赵国为什么灭亡?.

20、苏轼的文章汪洋肆意,明白畅达,又不乏严谨的结构特征。

五、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1、nù;D项,“景”应读jǐnɡ。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阿拉丁神灯

2、《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最后一句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3、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4、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5、自读全文,结合书下注释,弄准字音。

6、③举例论证法。如“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通过具体史实,充分论述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用铁的事实说话,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7、以识别文言现象、落实词句翻译为途径,读懂经典文言文。

8、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9、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10、明确: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1、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若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至其气雄笔健,段落紧密,尤自出人头地。篇末一结,若预烛南宋之主和,而深为寄慨,识更远到。”

1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3、本文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不赂秦”两类国家加以论证;接着通过假设进一步论述如果不赂秦六国就不会灭亡,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委婉地劝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全文纲目分明,脉络清晰,结构完整,逻辑缜密。此外,文中还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特别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14、“一愤”是读出其中的“愤懑”心情,语调沉郁、浑厚,语速缓慢,有遗憾意味。例如,“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等。

1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6、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作者从六国本性、六国谋士、秦国谋士言行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李桢认为六国本性与秦国无异,也是“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弱肉而强食”如果他们得逞,未必不是又增加一个暴秦。

1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名作状)

18、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19、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0、欢迎投稿至邮箱:1004961216@qq.com

六、六国论

1、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另外,这段虽只有四十多字,章法上却极富变化:首先它采取设问设答之法来设疑释疑。强调“其术”极为重要。但究竟是何术并未点破,这是一变;以孟子以“仁义”说梁、齐之君之故实,暗示“其术”就是施行仁义,这是再变;梁、齐之君不纳其说,终遭破亡下场,让人感慨万端,这是三变。通过如此曲折变化,使作者在篇末点破的主旨,深深地印入读者的脑中。

4、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5、《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6、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7、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8、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9、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11、况且,他也并非不知道纵约之不可保,只不过靠其来沽名钓誉、谋取财富罢了。这样就会使人觉得六国合纵之不可靠,苏秦为人之不可信。接着,作者又以秦国谋士张仪的言行来证明:张仪认为父母手足之间尚要争钱财、耍手段,更何况六国之间呢?

1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3、高考模拟|江苏扬州市2021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试题

14、明确: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5、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16、北宋建国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17、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