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脍炙人口的意思(50句文案)

脍炙人口的意思

1、(词语解释):脍:切细切薄的肉、鱼;炙:烤。烤熟的肉。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2、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名不虚传,果然有学问。

3、这是一首荡气回肠、沉郁顿挫的词,可以代表辛弃疾的词风。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辛弃疾是年六十六岁,前一年刚被擢升为浙东安抚使,后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似乎朝廷要重用他了。但其实当政者只不过是为了政治需要,因为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老臣,起用他具有示范作用。果然,辛弃疾看到韩侂胄草率冒进的北伐政策大为担忧,但他的建议又未被采用,在这种状态下,一次他来到京口(即今镇江)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写下了这首词中精品。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草草就是轻率的意思。刘义隆好大喜功,听了当时北伐先锋王玄谟的建议仓促行动,结果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南下,遭到重创。

6、1786年2月24日,《格林童话》的作者之一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威廉·格林出生。重温童年经典容易,但你是否还能找回那颗童心?

7、这且不说,他在抗战时期跑防空洞,有一次看见作家沈从文也在跑,很是生气,大声喊道:“我跑防空洞,是为《庄子》跑,我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

8、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

9、(近义词)无人问津、不为人知、默默无闻、平淡无味

10、季冠霖出生于梨园世家,大学读的是播音主持专业,期间曾为一些广告配音,但没有想过进入影视配音工作,一次在棚里录广告,她的声音被配音演员周海涛听到,周海涛问她有没有兴趣接触译制片的配音工作,她觉得好玩就答应了。

11、近义词:到处颂扬、流脍人口、交口称誉、爱不释手、颂声遍野、口碑载道、喜闻乐见

12、“周情孔思”就是周公礼法、孔子儒学,而在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

13、曾哲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14、此诗虽不胜在技巧,却胜在感悟。这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似乎是作者随口道来,几近俚语,却是他对时间珍贵的深刻领悟,从而引发了后世读者强烈的共鸣。像这样感悟和哲理性的诗句在唐代是不多见的。

15、金马车、钻石裙、水晶鞋,许多女孩对于“亮晶晶”的好奇都是从故事中那句充满魔法的咒语开始的,南瓜变的马车真的结实吗?究竟多小的脚才能穿上水晶鞋?当然,更多的孩子也记住了灰姑娘在逆境中是如何勇敢而善良地生活的。

16、我见到卞之琳的诗论,是在前几年他编的那本《人与诗·旧与新》的集子里。他对诗的格律问题的探讨与别人的见解竟大相径庭。他说,“不赞成机械模仿新民歌最表面的形式。”这观点写于50年代末,正是“大跃进”时提倡“人人写诗”的年代,他的见地给那时膨胀得无以复加的新民歌浪潮一副清凉剂。他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套用而不是创造,诗便没有了艺术生命。

17、网约车出事故司机、乘客、平台、保险公司都说自己没责任法院判了

18、诗君好,能详细说明一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的典故吗?

19、这首诗非常浅近,没有很高超的技巧,但是它非常自然地展现了一个读书的场景,同时这个读书的场景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时间的变化和人物的变化,那么整个场景就变得活泼而有生气,让读者很容易产生代入感和亲近感。

20、一天上七八个小时课火爆的暑期培训班教些啥?

21、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后,曾参会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22、邹容以无比的热情歌颂了革命,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一时脍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

23、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什么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24、过去几十年,译制片曾风靡一时,但现在它们的存在感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季冠霖觉得,一方面是随着大家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变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欣赏原声电影,另一方面,影院对译制片的排片往往不是最佳时段,大家接触到译制片的机会也在慢慢变少。

25、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脍炙人口造句《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6、她形容配音就像和面团,明明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刚开始放在一起确实一点艰难,但慢慢和好了就成为一个全新的物质,“你就觉得这事儿好像变魔术,很有意思”。

27、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28、有人说,其实从小到大,我都没能完全分清《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但这有什么关系呢?有谁会否认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这些经典童话人物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记忆呢?保持一颗童心前行,你会走得更好。

29、学诗计划|《云阳馆与韩绅宿别》:40字唐代版“老友记”

30、之后卞之琳写了很多诗表达爱慕之心,1937年他把所作的20首诗编成了《装饰集》送给佳人,在扉页上,他写道:“献给张充和”。可十年过去,张充和却一直没有回应。1948年,张充和与傅汉思结婚,后远赴美国,留下卞之琳和那个“被装饰过的梦”。卞之琳1955年和青琳结婚,时年45岁。几十年过去,直到1980年,卞之琳访美,他和张充和才见上一面。

31、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哲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32、车子转让、离婚分房产......这些必须知道!

33、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34、1929年,卞之琳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读,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其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35、一图|你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多久?95后7个月!

36、回忆刚参与试配工作时,她坦诚“一点儿压力没有”,因为当时觉得肯定试不上,甚至“所有人都试不上”,因为演员戏那么好,电视剧的制作也很精良,她心想,“谁接了,这雷就得在谁手里炸了”,所以尽努力去试,但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37、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电视镜头:妈妈告诉小男孩怎么放刀叉,小男孩问:“可是吃的放哪里呢?”当大人们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的时候,孩子往往一下子进入了实质问题。

38、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39、有一次我问卞老,我以为他写这首诗的年代,不过二十几岁光景,怎么会有这类感悟在他思索中生发出来?他笑着说,是不经意的,忽然想着这些场景,觉得有趣,觉得这里有诗,就写出来了。我想,这大约算是神来之笔罢,好的诗不管写在多少年前,至今读来犹觉齿颊流芬,一个诗人只要留下一首为后人不断吟咏的诗,也就够了。

40、(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41、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42、一部~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43、成语典故:孔子的弟子曾与曾参为两父子,曾死后,曾参为悼念父亲曾而不吃羊枣。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听说后,就问孟子脍炙和羊哪个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公孙丑问为什么曾子吃脍炙而不吃羊枣,孟子告诉他这是为了避讳而选择的结果。

44、她说,这是写下了当时的一种感受,“你进来就能看到那电视、能看到那话筒、能看到那耳机、能看到打在你台词本上的那束台灯的光,你就知道:我要开始进入我的状态了。”

45、也有人不仅文学成就大,课也讲得精彩,譬如大诗人闻一多。

46、 (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47、下片借古喻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用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时王玄谟北伐的典故,文帝意气用事,草率动兵,以为能像霍去病那样战胜后“封狼居胥山”,结果自然是“仓皇北顾”,这里影射的就是韩侂胄的北伐。

48、释义: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49、(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