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囫囵吞枣的意思(75句文案)

囫囵吞枣的意思

1、(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2、那种只有一个笼统说法的囫囵吞枣式的教科书,只能使学生食而不化,难以理解。

3、囫囵吞枣最简单,没有消化吸收过程,进出一个样。鹦鹉学舌也很简单,不必有任何创新。照猫画虎也不难,邯郸学步知道模仿就可以了。唯有创新最艰难

4、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5、学生们:原来是这样。嘿嘿,我的牙不好,我多吃一点梨子。我才不管什么好处坏处,好吃我就多吃!哈哈……

6、(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7、生命只有一次,宁可阵痛而清醒地活着,切勿在囫囵吞枣之间吞食幻想。

8、应用①大蟒蛇将食物囫囵吞枣般咽下,没有经过任何的咀嚼。

9、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别到了临时才囫囵吞枣的抱佛脚,这是不可取的。

10、《朱子语类》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如老庄所谓恍惚者。”囫囵,一本作“鹘沦”。

11、(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山仑吞个枣.”  

12、囫囵吞枣呢,出自朱熹的《答许顺之书》。囫囵吞枣说的是把枣子整个儿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现在呢,我们都用这个成语描述人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就笼统地接受。

13、学习哲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去寻找你所喜欢的观点并囫囵吞枣地接受,然后为它辩护,而是培养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学会反思。

14、一天课余时,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枣子和梨大吃了起来,这个时候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个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使劲嚼着梨和大枣,就劝他们说,孩子们,虽然梨有益于牙齿,但是吃多了也会伤胃的。而枣子呢,是有利于胃的,它是温性的水果,可是吃多了会损坏牙齿,因为它太甜了。

15、囫囵:整个儿,完整的。吞:咽下去。把枣整个吞咽下去。

16、客人:唉!大枣的味道都尝不到,你吃它还有什么意义呢?

17、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味其中的好词好句。他向来做事都是张冠李戴,三心二意。

18、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19、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20、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21、(仿照法)先找出造句的词语在文中什么地方,这个词又造成了什么句子。即把词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里,理解它的意思,再进行仿照。例如《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要求用激烈一词造句,可先找到含有激烈的句子: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根据这个句子,可仿造许多句子。

22、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23、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24、反义词则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细嚼慢咽。

25、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手术了。手术非常顺利,在打开肛周包块的那一刹那,正如王主任所料,看到了一枚长约3厘米的大枣核儿。

26、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27、②做事不能囫囵吞枣,要静下心来慢慢做,否则欲速不达。

28、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29、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30、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才能规避风险,把事情做得圆满。

31、  有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梨和枣子的药性是“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想了一会,就得意地说:“我明白了!以后吃梨时,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只咽不嚼。那就既不伤牙齿,亦不伤脾胃。”旁人笑道:“吃梨只嚼不咽还可以,吃枣却难了,囫囵吞枣,怎么受得了呢?”  从前,有个医生向病人介绍梨和枣的性能时说:生梨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脾有坏处。而红枣正好相反,能健脾,却伤牙齿。这时有个人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吃了这两样东西有益而无害。在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咽,吃枣的时候则不嚼一口将其吞下去。这样以来,既不伤牙,又不伤脾,能一举两得。  囫囵:整个儿。这个成语比喻学习时不深入理解,生吞活剥。也指对事物不加分析,含糊了事。 

32、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33、7)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34、(出处):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35、淘气学生:嘿嘿——我吃梨的时候,可以只嚼,但是嚼完就吐出来,不往下咽;吃大枣的时候就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嚼。

36、你转身离开时,有没有听见一种清脆的声音?那是心碎的声音。

37、“囫囵吞枣”四个字合起来,我们可以理解为把整个枣子吞咽下去。

38、在学习前人的东西时,取囫囵吞枣的方法,不能消化并理解其所以然。

39、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40、老爷爷说:“哎呀,我的大鸭梨可好吃了。水多又清甜,吃了它对你的牙齿。“

41、(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42、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43、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44、生活好比一本书,你要用一辈子去读,有的人读这本书读的囫囵吞枣,有的人读得如痴如醉。读到最后你会发现,前者好像一阵微风,轻轻地来到这着世界,后又轻轻地离开,没留下一丝痕迹。后者好比一朵花,虽然只是一刹花火,但在这个世界他起码留下了自己的芳香

45、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46、“枣”一共八画,部首是木字旁。枣是枣树结的果实,而枣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或乔木,好光、喜欢干冷气候,也耐湿热。一般生长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者平原。所以,在我们国家,枣树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新疆和河南等省份。

47、然而,人们来不及鉴别、吸收和消化,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良莠不分,拾起来便用。

48、这么重要的知识,学生还不懂,怎能囫囵吞枣地就略过呢?

49、喧嚣的都市,难以听到清脆的鸟鸣,浮躁的社会,难以看到纯净的眼神。

50、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51、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52、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53、(示例)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融会贯通。

54、(成语解释)不多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细,笼统的接受。。囫囵:整个儿。

55、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工作中最困难的是创新;生活中最痛苦的是自扰;做人中最苦恼的是委屈。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56、淘气学生:这不就能多多地吃,但是又不会伤害身体了吗?

57、天下起雨来,滴滴答答,撞在玻璃上,寂寞清脆。

58、(近义词)鹘仑吞枣、走马观花、生搬硬套、一知半解、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59、学生们:我们明白了!吃饭要嚼碎,看书要仔细!

60、(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1、客人:那我就说啦。这个梨子呢,对牙齿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害脾脏;而这个大枣呢,它对脾脏有好处,但是吃多了会伤害牙齿。

62、  囫囵吞枣,读作:( hú lún tūn zǎo )

63、一饭一粟,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

64、5)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65、如果是知道底的人,仔细咀嚼再吞咽;如果是不知底的人,一下子整个把枣吞了。

66、9)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67、学生们:嗯,这个梨真好吃,水灵灵的。还是大枣好吃,又脆又甜。

68、今日互动话题:如果你在场,你会对这个傻子说什么?

69、还得意地说:“我把它整个吞下去了,不嚼根本就没有碰到我的牙齿,就谈不上伤到牙齿了”。正说着,一颗枣子卡住了他的喉咙,呛着他拼命地咳嗽起来,好像肺都要咳出来一样。

70、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成语故事就到这里了。

71、这个孩子学古诗就只是囫囵吞枣地把整首诗背下来,至于什么意思,根本没有理解。

72、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到事事认真,不仅在学习上,同时还在生活上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每件小事,不要成为那个“囫囵吞枣”的张三了。

73、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74、(成语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