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95句文案)

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1、只是时间真的能够看清一个人的心,当刘备当上君王后,考虑到诸葛亮的名声,他就不免对诸葛亮有了些警惕。

2、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不要以为养子就没有坐龙椅的想法。(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

3、在魏延看来,自己是和诸葛亮、关、张平级的元老,即使是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掌大权,魏延也不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属下,只是同事关系,有例为证:

4、诸葛亮想到了办法,便来到了宫里,这才得知刘备已经出发,他也当即火速赶往了白帝城,却看到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刘备。

5、我们仔细站在刘备的角度想问题:刘备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努力,才终于建立了蜀汉,是有多么地不容易,其中的心酸和艰辛,只有他知道。

6、话说回来,就算刘表愿意出兵,也未必能如愿,因为有来自荆州亲曹派的阻力。

7、事实上,司马懿再次受到曹睿的重用,正是因为诸葛亮!诸葛亮北伐,打得魏军节节败退,最终曹睿无奈,只能启用司马懿。也就是说,若没有诸葛亮的入侵,那么司马懿将永远成为平民,不可能再得到重用!所以说,司马懿要留下诸葛亮,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若诸葛亮被干掉了,那么司马懿就失去了价值,按照曹睿和魏国大臣对司马懿的成见来看,没了诸葛亮这个威胁,司马懿也会被罢归田里,司马家族也不可能再发扬光大了!

8、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没有诸葛亮,就像朱元璋没有刘伯温,可能最后无法成就蜀国大业,可谓是诸葛亮救了刘备,我认为这是“恩情”的表现。

9、这时,吕蒙认定关羽兵少,不会从大路逃跑。麦城正北有小路,关羽必从小路逃跑。他令朱然引精兵五千,埋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只可在后掩杀关羽而不可正面交锋,关羽必然往临沮(今湖北南漳)逃跑、再令潘璋引精兵五百,埋伏于临沮的山僻小路,就可擒住关羽。

10、而当一直在外的姜维得知黄皓已权势滔天时,他尽管想为国为民除掉黄皓,但黄皓这时候有刘禅的支持,又有自己的势力集团,姜维不说除掉他,反而有被除掉的可能。后来,姜维为了“避祸”,干脆都不回成都,躲到沓中驻军去了。

11、当超超闹着要和正学习的欢欢玩,总有一个人站出来,陪超超玩耍、哄超超睡觉;

12、他虽然有一个儿子可耐和他的儿子年纪实在太小,所以生怕在自己死了之后,朝里的文武百官会簇拥诸葛亮当上君王,那这样他的儿子岂不是没有地位了?

13、诸葛亮前两次没见到诸葛亮,很简单,诸葛亮当然知道徐庶走了,将自己推荐给了刘备。他很清楚刘备要来,但是他也得准备资料应聘啊,再说了,老板亲自上门来请,也得准备点干货吧。

14、刘备在军事上的能力也非常突出的。刘备戎马一生,每次战事都是自己亲自带兵出征,其军事上的能力估计诸葛亮也未必比得上。另外在军事上,刘备也确实相信庞统、法正两人,这也是后来刘备在夷陵战败后,诸葛亮感慨法正不在的原因了。三荆州的战略地位重要性,也就决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人事安排。

15、刘备的这种策略虽然是一种险中求胜的方法,但从三国的结局看,这种方针或许是蜀汉唯一的胜算。由于两人严重的意见分歧,所以刘备这次又没有带上诸葛亮。

16、如果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想当这个皇帝,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挥手就来。

17、如果刘备害死了刘琦,这事肯定是藏不住的,不仅没了可用的旗号,还会给孙权送去借口。刘琦死后,孙权就敢来向刘备讨要荆州了,对于孙权来说,刘琦在世时自然就是公认的荆州之主,但刘琦去世后,荆州也不会属于刘备,因此孙权才敢上门讨要,若刘琦在世,孙权断不敢向刘表的儿子讨荆州。一旦杀了刘琦,刘备也就没了名正言顺掌握荆州的理由。

18、蜀汉建兴九年,李严因督办军粮不力遭诸葛亮弹劾被贬为平民。在当时,李严被废可是蜀汉最为轰动的事件,我们要知道,李严是跟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的,在蜀汉朝中的地位丝毫不落于诸葛亮,而且他的关系网络甚至比诸葛亮还要强得多!但看似坚若磐石的他却因为一件运粮的事情就落得如此下场,个中缘由,我想恐怕不只是“办事不力”那么简单。

19、毕竟历来帝位都是传给自家人,多数是父死子继的。就算皇帝对臣子非常信任和一种,也没有心甘情愿的会把皇位让给臣子做的。所以刘备说的这些也就觉得是试探诸葛亮的。

20、刘封有武艺,随刘备入川以来立下不少战功,但刘封为人强势,一副官二代的做派,这次总督东三郡,更加盛气凌人,诸葛亮早看出这是个麻烦。

21、刘表之前应该没见过刘备,但不可能没听说过,诸侯割据那些年,刘备带领的队伍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刘备本人更有着不俗的口碑。

22、正如诸葛亮所说,荆州重地,必须分兵镇守。荆州是刘备的大本营,按照《隆中对》的方案,也是将来进去中原的桥头堡,容不得半点闪失。

23、诸葛亮去外面访友,搞调研去了,他需要与崔州平,司马徽等,包括自己的老丈人以及老婆,这些人交换信息,高谈阔论,使自己掌握一些信息,来完成《隆中对》这篇论文。刘备上两次去隆中,被告知没在家,是诸葛亮搞调研还没回家呢!

24、你才是孩子的生养人,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但不是顶在最前面的那个。

25、而诸葛亮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他与刘备之间也从此结下了梁子,这在日后的李严事件中我们就可略窥一二。

26、不想你为了带娃放弃了工作,手心向上被人嫌弃;

27、诸葛亮依从马谡的计谋,派人散布流言,魏国朝堂果然起了反应,曹魏大臣一边倒地要求曹睿除掉司马懿,形势非常危急,幸亏曹真站出来帮司马懿讲话,不过他也仅仅是劝曹睿先调查一下,免得杀错了。之后曹睿率军去探望司马懿,司马懿想要向曹睿展示自己的治军成果,率领大军相迎,结果更加加深了曹睿的猜忌,于是司马懿被彻底拿下,不仅失去了兵权,而且被削职回乡,罢归田里!

28、荆州被刘备先占领,而之前一直努力维持孙刘两家友好关系的鲁肃已经病逝,东吴谋臣中很少有人主张联蜀抗曹了。正好此时关羽攻打樊城,给了孙权机遇,辱骂东吴使臣又给了孙权出兵的理由,机不可失,于是孙权派遣吕蒙袭取荆州。

29、   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30、什么承诺呢?他要诸葛亮承诺自己会辅佐刘禅,并且不会夺取自己的江山。

31、其次,这也是一种平衡,关羽、张飞最早跟着刘备起兵,关系最亲,已经让关羽镇守了荆州,又让养子总督东三郡,再有用人也应该考虑避嫌了,不能让人觉得刘备任人唯亲。

32、刘备死后,诸葛亮遣使请和,孙权自偷袭荆州以来一直如剑悬顶,坐卧不宁,这次终于认清大局,下定决心与曹魏死扛到底,积极配合诸葛亮北伐,至死也没有向曹魏低头。

33、总之,蜀国后期,黄皓的专权,使得蜀国很快走向了灭亡之路,其罪魁祸首不在诸葛亮和姜维,真正的罪人正是“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的昏庸无能造成的。

34、不过我在真正了解三国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才发现: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其实很一般。

35、别看曹丕后来当了曹魏的皇帝,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曹丕其实是没有把握继承曹操的权位的!首先,曹操有嫡长子曹昂,这个曹昂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比曹丕优秀,所以曹昂活着时,曹丕没有丝毫机会,幸运的是,曹昂被曹操坑死了。曹昂死后,曹操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曹冲身上,据说曹冲乃是天生神童,拥有大智慧之人,曹操曾数次表示,以后自己的位置就交给曹冲了,不过没过多久,曹冲也去世了。这一下,曹丕的机会终于来了。

36、从刘备的忠义来看,有些人认为他是真的忠义,有些人又觉得刘备都是装的。

37、为什么诸葛亮平居敢自称“卧龙”?敢用龙来自比,难道不怕掉脑袋吗?为什么称诸葛亮是“卧龙先生”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件事要追溯到诸葛亮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早年间一直处于隐居的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身为翩翩青年,能文能武,博览群书,所以,经常有小伙伴来找诸葛亮玩耍,诸葛亮也会以茶会友,没事的时候,喝喝小酒,唱唱小歌,吟吟小诗。

38、刘备得知关于死后,无法忍受自己的好兄弟惨死,发誓一定要伐吴,只不过这次他想到了很有可能他的这一句话还会被诸葛亮阻止,他也就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诸葛亮。

39、当然这样获得的权力,也不具备终极合法性,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权力。因此在上汉献帝表中特地强调,此次称王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国家不得不为之,待曹贼剿除、汉室复兴,我们跪地求朝廷降罪,虽死无憾。(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只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40、聪明的功臣,张良会及时急流勇退,离开是非功罪的旋涡,安然无恙。同样,五虎将比如马超入了蜀汉,再也不露锋芒,不与关张争宠,才能保得太平。而关张,也不能倚老卖老丶自以为是皇帝赤膊兄弟。

41、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刘备给“忘”了,那就是江东孙权,反曹联盟的重要盟友,论领衔他比马超更合适,但事实上不可能,孙权这样做等于向刘备称臣,所以刘备也不会去自讨没趣。

42、从刘备的话里咱们可以看出,刘备首先肯定了诸葛亮的超级能力,之后直接和盘托出让其辅佐刘禅的想法,这句话到此都是“大路货”,在剧情发展上和其他帝王托付后事没多大差别。主要是最后刘备露骨的提出,如果刘禅不能担此大任,可以让诸葛亮取而代之,刘备的这种思想看似没有毛病,咱们理解的都是能者上嘛!好像诸葛亮直接成为帝王级人物,把刘禅这个不争气的货踹下台,更能符合各位看客的口味,诸葛亮何许人也,他当蜀汉的领头人众望所归,没毛病!

43、过了一阵子,刘备敏锐的发现,袁绍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怎么办?听说荆州有个刘表,便以帮袁绍联合刘表为由,离开袁绍,南投刘表了。

44、原文: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45、要是在填鸭式教育的课堂上,这件事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46、  明末第一才子张岱,迷倒无数女人,有趣,才是一个人的顶级魅力

47、由此可推断,刘备在攻取东三郡的同时,曾下令荆州的关羽出兵襄樊。

48、黄祖这辈子,最大的战绩就是射杀孙坚,不过这份荣耀也为他打开了地狱之门。

49、其实刘备做了这么多,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它还不是很熟悉。在诸葛亮从荆州茂庐到今天蜀汉的旅途中,诸葛亮一直在想刘备。在这三个国家中,刘备的实力最差,但不是诸葛亮让他一步步成长。这些不都是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吗?不然的话,诸葛亮可以到吴、魏两人哪里去寻职,在蜀汉还能用吗?

50、刘备并没有完全信任诸葛亮,他让李严为副就是证据。

51、诸葛亮听到后,立刻哭得一塌糊涂,并对刘备发誓:“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好幼主,就算天崩地裂,肝脑涂地,也绝不敢生非分之想。”

52、因为那时候妈妈觉得,把孩子抚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想自己的晚年也被拴住。

53、也正是因为这样,诸葛瞻才会在临死时遗憾内不能除黄皓。

54、当然主将是刘封,信得过,问题是东三郡外有曹魏,内有不服气的孟达,及墙头草加地头蛇申氏兄弟,以刘封的性格、智商,能够驾驭这些人吗?别的不说,就凭刘备、刘封对孟达的态度,凭什么要求孟达对你刘家忠诚?

55、诸葛亮是个传统的儒家,这没有疑义。但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时,采用的不完全是儒家的仁义治国那一套,而是加杂了许多法家的手段。体现在用人上,诸葛亮用的是忠于汉室、廉洁奉公的“贞亮死节之臣”。而那些对刘备集团有二心的,则处理起来毫不手软。对待刘封,诸葛亮同样如此。

56、关羽行至二十余里,被吴将朱然掩杀。掩杀过后,关羽士卒渐渐稀少。走了约四五里路,潘璋又杀过来。关羽出来与潘璋迎战,战不三合,潘璋便大败逃走。关羽不敢恋战,继续前行。

57、事实上,司马懿之所以宁愿装傻,也不除掉诸葛亮,主要是因为这么干,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司马家族的前途!

58、等你输上液睡着了,妈妈一个人坐在床边,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

59、刘备病重之时,曾将诸葛亮叫到身边,将刘禅交给他,还告诉诸葛亮,你能辅佐刘禅完成光复汉室的事业,那就尽全力的辅佐。

60、诸葛亮虽然数次北伐没能实现恢复汉室,留下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叹息,但是他的忠心却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深受后世的推崇,诸葛亮也成为了古代忠臣和智者中的代表人物。

61、不看《三国演义》,你只能从史书的字里行间听过徐庶、石韬、崔州平这些人了,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关系,历史甚至可能不会记载他们的名字。

62、关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结果中了吕蒙、陆逊的计策,丢了荆州,败死麦城。在麦城时,关羽已经面临巨大的危险,还说即使有埋伏,有何惧哉之类的话,狂妄自大,骄兵必败,失败成为必然

63、平定三郡后,刘备着手准备一件事——称汉中王。

64、之所以现在很多人质疑刘备发动的这场战争完全是因为最终刘备输的太惨所导致的。现在简单从背景、原由和目的三方面分析一下刘备讨伐东吴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荆州是他规划的三国鼎立的重要据点,也是蜀汉反攻曹魏的重要棋子。从内心来看,诸葛亮也是迫切的想夺回荆州的,因此,诸葛亮并没有强烈的反对刘备伐吴的想法。

65、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件事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转折点,而在后世对这件事的许多描述与刻画中,我们都不难看出刘备此时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自己的儿子不堪大任,而反观诸葛亮此时却大权在握,君臣之间的试探、博弈在这个时候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最后的结局并不差,但是我们也不免会心生怀疑,刘备当初决定托孤给诸葛亮,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呢?

66、纵观史书,我不明白刘备到底做了什么坏事,他从一个小农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巅峰,全靠的自己的努力,为何就被现代人打压成这样,最可悲的是现实中和刘备当年同样低下的人竟然也被忽悠着跟着一起去辱骂一个靠自己发家的人,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点不假。

67、列举赵云受重用的事例不难,但笔者要说,跟“信任”比,所谓的“重用”是个廉价的地摊货。

68、也正是因为这样,黄皓从中常侍提升为奉车都尉,总揽朝政,开始胡作非为。

69、刘备死后,诸葛亮五次北伐,直至身死,正是忠诚践行刘备留下的遗嘱,通过北伐不断强调和维护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诸葛死后,蜀汉政权依然运转了二十九年。

70、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阴谋论看多了,而且太年轻太天真。这种试探毫无意义,任何一个稍微有点政治头脑,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回答。不要说诸葛亮这种忠心赤胆的人回答不会错,就算换成曹操、司马懿在这个场合下,也肯定会表现的非常完美,做出一个正确的回答。

71、刘备作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君主之他看人、用人的眼光都是出类拔萃的。例如,使用魏延镇守汉中,看出马谡华而不实,都被其后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自然,对于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亮更是看的一清二楚,诸葛亮的忠诚、节操不会让刘备产生戒备心理,自然没有杀他的理由。

72、打游戏打得不亦乐乎,到点就知道张口喊“媳妇,饭好了吗”。

73、但时间长了,妈妈慢慢发现,姥姥在家里过得并不自在。

74、曹操也想,不然你以为他后来先称魏公,后称魏王、受九锡是过家家?这是称帝前的标准流程。

75、现在很多老板以刘备为榜样,工作中自觉模仿刘备,如体恤下属、诚以待人等等,这些不能说不对,但只是学了个皮毛,他们并不完全懂刘备。

76、夫妻分工不明确,伤害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婚姻,更是包括孩子在内的整个家庭。

77、“孩子要有个闪失,有什么事,我哪担得起……”

78、君不见,当前大汉天下已是什么局面?曹操称魏王,受九锡,皇帝的冠冕、车马也都置办齐备了,汉献帝如同木偶,四百年大汉就剩下最后一口气,刘备要以称王之举向天下宣布,他的目标就八个字:北伐曹魏,兴复汉室。

79、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景耀元年,……宦人黄皓始专政。”景耀元年是公元258年。也就是说,黄皓能独掌内政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

80、其实,诸葛亮所说的“贤臣”是指朝中处理内政好手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而他所指的“小人”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在他后面补充的一句话里已可见端倪:“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1、荆州势力里,以蔡瑁和蒯越为代表的“亲曹派”影响不小,蔡瑁从小在洛阳居住,那时候就与曹操交好;而蒯越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做过事,也认识曹操,曹操非常欣赏蒯越的才能,后来曹操占领荆州时说,我高兴不是因为得到了荆州,是得到了蒯越啊(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82、刘备如果是个图富贵享乐的人,也不会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3、虽然黄皓和刘禅有着特殊的关系,但这时的黄皓毕竟还没有完全发迹,还是一个“小人物”,诸葛亮只是看到了黄皓这个潜在的危险的政治人物的存在,因此对刘禅进行了善意的提醒。当然,昏庸的刘禅自然把诸葛亮的告诫当成了耳边风。

84、公元208年,孙权再一次西征黄祖,在周瑜、凌统、董袭、吕蒙等将领力战下,歼灭了黄祖大军,黄祖的人头终于被供在了孙坚墓前。

85、刘备卫二哥关羽战败后,在白帝城病重,一直郁闷到吃不下饭。之后,赵云应邀来到身边,低声说:“子龙,你和我的大臣们在困难时期相遇。现在我害怕见到我的二兄弟和三兄弟。我走后,希望你能好好照顾小主人阿斗。”

86、最后刘备看到诸葛亮是这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人世,对于其他人他也不想要继续讲下去,希望他们能够一起辅佐刘禅和诸葛亮。然后诸葛亮开始了北伐的大业,和刘禅一起走向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

87、三郡到手,于是刘备任命申耽为上庸太守,任命申仪为西城太守,又任命孟达的亲信邓辅为房陵太守。

88、曹操死后,曹丕当权,司马懿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而且司马懿也趁机打破了曹操给他留下的禁制,不准触碰兵权!在曹丕当权期间,司马懿终于触碰到了兵权,而且在军事上表现得非常不错,更加受到曹丕的重用。曹丕去世前,直接把司马懿任命为托孤大臣,可见曹丕对司马懿是多么的信任,他早就把老爹让他提防司马懿的嘱托抛到九霄云外了!

89、妈妈只能一边抱着你,一边匆匆扒几口冷饭冷菜。

90、马、许、庞、射四人之后,这才轮到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等荆州派官员。

91、看到四方将军的任命方案后,诸葛亮担心关羽傲娇,不肯与四线明星黄忠同列,劝刘备是不是再斟酌斟酌。

92、魏延朗声回答,假如曹操带十万大军前来,我为大王挡住他。假如他只带三万人来,我为大王吃掉他!

93、刘备得到诸葛一臂之力,果然有了起色,焕发一新,走上了事业快速道。赤壁一战,刘备和诸葛亮联合孙权取得大胜,才奠定了汉中王的地位,从此三分天下佔有之一。

94、刘封可以说是刘备的养子,但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很好。刘备甚至因为刘封性格暴虐,而不喜欢刘封。但是,在刘封的心中,是一直将刘备当做亲生父亲来看待的,甚至在之后刘备想杀他时,也没有做出任何反抗。刘封在他们那一辈中,已经算是优秀的了。这样的人之所以会被杀,就是因为皇位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