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精选98句文案)

一、退避三舍

1、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2、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3、A.霍去病——封狼居胥

4、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于是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打败了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5、楚成王(?-公元前626年),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在位。

6、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7、(相反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8、左边关注,右边打赏,我怎么这么机智(偷笑)

9、向来比较擅长的自我保护方式是一旦觉察到对方的冰冷态度就自觉退避三舍从来不会想要去捂热这段关系就跟趋利避害似的惯性的只想靠近温暖的人

10、孙子兵法所言“兵以诈立,以利动”

11、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译文:晋国和楚国交战,在中原相遇,晋文公把军队撤退九十里。引证释义: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2、正是因为有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看尽了各国的人情冷暖,因而也磨砺了晋文公过人的政治智慧。正所谓磨难是另一种意义的祝福,是你金之在冶垂直攀登的时刻。

13、以现代法律的眼光来看,“退避三舍”的故事中体现着一种“契约精神”,即: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受到自己诺言的约束,信守约定。楚成王对流亡的晋文公予以庇护,而晋文公承诺将来于两军交战时“退避三舍”,楚成王与晋文公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了契约,双方应信守承诺,按契约行事。

14、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奸臣的话,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听到晋献公要杀他的消息后,连忙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了十几年。

15、(战争影响)晋国崛起,成为中原霸主

16、“退避三舍”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信守承诺,不能食言。后来,人们用“退避三舍”来形容为了避免冲突,而向对方作出退让或者回避。

17、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18、最后,晋军与楚军在城濮展开了决战,晋军大败楚军。这场大战之后,晋文公逐渐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而晋文公履行承诺,对楚军“退避三舍”的故事,也作为信守诺言的典范,被历代人民所传颂。

19、成语“退避三舍”的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在古代,一舍为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而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却引发了我们关于契约精神的思考。

20、从此以后晋国便占领了负责任的大国这一道义制高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其他的诸侯国都来归附晋国,就连周天子也给晋文公红色与黑色的弓箭,示意晋文公可以替天子来征伐。

二、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1、别忘了,每天粤语版的成语故事都在这里等你哦~

2、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3、是一个公益国学课堂,每周一至周五推出。

4、晋文公即位后,勤于政务,发展生产,大大增强了晋国的实力。几年以后,楚国欲出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请求救兵。晋国君臣上下都认为这是一个称霸中原的好机会,于是晋文公决定出兵救宋。

5、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避免冲突。

6、时间回到公元前636年的晋国,当时晋文公重耳终于结束了19年周游列国的流浪生活,而重新回到晋国执政。面对自己离开了19年而衰败的晋国,晋文公一心只想恢复晋国昔日的实力。

7、重耳略加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8、“舍”在古代行军打仗时,专用于衡量距离,一舍就是30里。也就是15公里。退避三舍,汉语成语,拼音是tuìbìsānshè,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9、D.巧妙退避三舍名不副实

10、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1、可领导者时刻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更何况在两国交锋的时候呢,兵不厌诈,就算欺骗他国都在所不辞,何必要为一句曾经的诺言而束缚住手脚。

12、做题切记,不要对号入座,客观分析语境

13、《退避三舍》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晋国与楚国交战的故事。《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文为: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这句话的意思是:若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14、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国不仅取得了军事上击败第一强国的胜利,同时在政治上以退为进通过对楚国报恩来向天下证明自己是言必信,行必果之人,哪怕在战场上这样万分危机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15、(拼音):tuìbìsānshè

16、退避三舍反义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17、(解释):(军队)道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形容进军的顺利。

18、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19、重耳笑了笑回答:“要是我真的能够回到晋国,当上国君的话,我愿意与楚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得不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20、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聊天,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你要怎样报答我呢?”

三、退避三舍的拼音

1、A.微妙不屑一顾粗制滥造

2、退避三舍:退,退却;避,回避;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原指与敌方作战时军队后撤一定的距离。后比喻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3、战争之后,晋国举办“践土之盟”。此次盟会,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并给了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任务,从此晋拥有了代表周王室行使征伐大权的“尚方宝剑”,在"尊王"的旗帜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宝座。

4、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5、(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6、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这就是“城濮之战”。

7、挺身而出你追我赶以牙还牙迎头赶上周旋到底

8、退避三舍出自春秋时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uì bì sān shè,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9、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10、(解释):退避三舍的意思是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1、在完成了击败楚国的大业后,晋文公又恢复了曾被自己消灭的曹国,来展示自己无意恃强凌弱的胸襟。

12、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1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酷姐~

14、(典故)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5、晋国士兵听后,都服从军令,撤退了九十里,直到城濮才停下来。

16、A解析退避三舍这个成语产生于古代战争中,源于一个报恩的故事。这句成语的意思是说退让、忍让和回避,以求避免冲突。舍是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一舍约相当于今天的三十里。退避三舍就是退到九十里之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17、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18、(重要人物)晋文公重耳;楚成王、楚国大将子玉

19、(白话释义):晋国和楚国交战,在中原相遇度,晋文公把军队撤退九十里。

20、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楚国时,为感谢楚王的善待,作出如果他日两国战场交锋,晋国将退避三舍的承诺。后来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晋楚两国也真的发生了战争,而晋文公则兑现了当初的承诺,晋军主动退兵九十里,最终晋国在城濮击败楚军,一举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扩展资料退避三舍,汉语成语,拼音是tuìbìsānshè,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

四、退避三舍什么意思

1、小朋友们好,这里是花生宝贝每日晚安故事,林靖姐姐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成语故事是——退避三舍。

2、今天我是敬重他,所以退避三舍,别误以为我是在怕他。

3、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真假情意

4、C.精确嗤之以鼻眼花缭乱

5、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6、因而放弃眼前这一点既得利益才是更划算的选择,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言的:廓地分利,悬权而动。看似国土应该寸步不让,但在晋文公眼中也可以变得进退自如。

7、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8、在现代社会,签订的合同生效后,如果合同当事人不严守契约,违背承诺,拒绝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那么,他就要承担违约责任。比如,张三和李四签订了借款合同,张三从李四那儿借了3000元钱,约定一个月后归还。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张三并没有还款,他就应承担违约责任,即支付违约金或者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9、“契约必须严守”是罗马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不仅是一项道德要求,也是现代法律的规定。我国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我国《合同法》第六条也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10、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1、(拼音)tuì bì sān shě

12、(战争背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

13、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4、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15、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16、「周四“瞎乱讲”」第169期,主讲:张赛男

17、退避三舍告诉我们做人应当重诺守信,知恩图报,言出必行。晋文公的“退避三舍”,让出了诚信,让出了气概。古往今来,“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让”的佳话不在少数。退避三舍是当年晋文公流难到楚国说的,当时楚王大加款待、打算支持他回国争位,席间问重耳发达后怎么报答自己,他说您什么都不缺,如果将来咱们要战场上见,我后退九十里避让你。晋文公遵守了此前的诺言,不忘对楚国的诺言退避三舍。虽然军事上都是“先下手为强,后动手遭殃”之说的。但晋文公的“礼让”显示出了诚信和具有天下霸主的气概。

18、当时楚国的大将子玉听到了重耳的话,他认为重耳出言不逊,我们楚国如此礼遇你,你却想着怎么和我们打仗的事。于是他请求楚成王杀了重耳,结果被楚成王拒绝。

19、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将近二十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回到之后的晋文公励精图治,又遵循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的老路寻求称霸中原,由此引发了与楚国的矛盾。

20、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它讲的是晋国重耳逃亡到楚国的时候受到楚王善待,然后重耳承若若有一日两国交战便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现在这个词的意思是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退避三舍什么时候发生的退避三舍是我们平时经常会用到的成语,它通常是用来指某个人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这个词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它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耳逃亡到楚国的时候受到楚王善待,所以他承诺若有一日两国交战,晋国会先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在诸多汉语成语中,和退避三舍意思相对的有锋芒毕露、针锋相对等,和它意思相近的则有委曲求全、避而远之等等,我们平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使用这些成语。

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先后顺序

1、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è),汉语成语,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2、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3、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4、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

5、退避三舍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接下来分享退避三舍的故事及成语意思。退避三舍的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6、退避三舍这个时间发生在城濮之战中,因为晋国的重耳为了报答当年逃亡之后受到楚王善待的恩情,所以在晋、楚两国交战的时候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的行为。退避三舍发生在哪次战役退避三舍个故事讲的是晋国的重耳为了报答当年逃亡之后受到楚王善待的恩情,所以在晋、楚两国交战的时候实现自己当初的承诺从而退避三舍。而发生退避三舍这个事件的战争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它发生在公元前632年,在这次战役中楚方有四万多的兵力,而晋方只有三万多的兵力,但最终还是晋方获得了胜利。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现在被用来形容某一个人为了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的行为,这个词的近义词有委曲求全、避而远之,反义词有锋芒毕露、针锋相对。

7、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

8、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9、(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它讲的是晋国重耳逃亡到楚国的时候受到楚王善待,然后重耳承若若有一日两国交战便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现在这个词的意思是为了避免冲突的发生,从而退让、回避。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原文: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11、虽然,临阵后退确实会打乱自己的阵型乃至导致士气大跌,但好处也同样存在。

12、解释: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13、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4、而晋文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既信守了诺言,同时也没有出卖国家利益,而是将两者变为了有机统一。

15、从晋文公退避三舍大破楚军的故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

16、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17、之后,重耳便和随从四处流亡。有一天,他们来到楚国,受到了楚国国君楚成王的热情招待。在宴席上,楚成王举着酒杯,笑着问重耳:“公子将来如果返回了晋国,并且做了晋国的国君,打算怎么报答寡人啊?”

18、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