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尔斯泰的介绍(精选115句文案)

一、解读托尔斯泰简介

1、托尔斯泰其见解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的劳工运动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立场来评论《当然,像这样的评论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却不够充分》,而应该从被高压姿态的资本主义、大众的愈益贫困以及土地征收所逼,而不得不发出抗议之声,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来评论其矛盾。

2、(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消极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3、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4、这时他加强了对专制制度的批判,但又进行“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80年代以后,托尔斯泰仍不断有杰作问世。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

5、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同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6、(人在运动中的时候,总是想替自己设想这个运动的目标。为了要走一千里路,人必定要想走了这一千里便有好东西。为了要有运动的力量,就必须有一个渴望到达的目的地。列夫托尔斯泰)

7、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尔斯泰这个贵族家族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位。

8、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亦即我们的科学、艺术以及追求生活的快适等,全都是欺蒙人类精神自然的要求的尝试。而称之为卫生学或医学的,全都是欺蒙人类本性自然的肉体要求的一种试验。《怎么办》第三十八章

9、(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

10、(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11、(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

12、对历史学家来说,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协力鼎助某个人物,这表示英雄的存在。对艺术家来说,在生活每一个层面里的英雄人物,只有在整个团体仅余一个人的时候,才有可能存在,而事实上,英雄是无法存在,也是不应该存在的。《再论《战争与和平》》

13、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

14、(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5、(保护一个受侮辱的女人是每一个男人的天职。列夫托尔斯泰)

16、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

17、(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列夫托尔斯泰)

18、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于勿恶、宽恕和热爱他人。

19、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20、托尔斯泰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与不要以暴力制恶为基础的教谕。一直到今天为止,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评论,仍然有如过江之鲫。至今尚未失却其意义的作品之中,有列宁于一九。八年所作的《托尔斯泰俄罗斯革命的明镜》。

二、关于托尔斯泰的介绍

1、(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2、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3、《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873—1877年,也是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安娜,是一名贵族妇女,她渴望爱情,也一直勇敢追求爱情,但是却遭到了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最终落得在车站卧轨自杀的下场。小说里面另一个人物,庄园主列文也是一名贵族,是安娜的哥哥,他同情农民贫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但自身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陷入无限的矛盾之中。

4、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扩展资料: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5、(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6、(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7、(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8、接着,具体分析了“托尔斯泰主义”的活动家聂赫留朵夫身上所体现的“不以暴力抗恶”思想的来源和表现方式

9、(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10、《琉森》以作家旅游瑞士时的见闻为基础,揭露资产阶级的自私本性和资本主义同艺术相敌对的实质。但这里已出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进步意义的倾向,他的批判又是从抽象的宗教、道德的真理出发,是托尔斯泰主义的最初表现。

11、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12、(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列夫·托尔斯泰名言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3、(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14、(我会有这样的爱情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1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16、(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列夫托尔斯泰)

17、60年代初,他的创作进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小说《哥萨克》(1853~1863年)等作品外,还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1866~1869年)。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年)。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长期精神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与本阶级决裂,转向宗法农民一边。

18、所以,像这样到达终极点的托尔斯泰的立场,就如同列宁的评论一般,与其说他是站在基督教无政府主义之上个人抽象观念的立场,不如说他是站在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之后,在没有完全摆脱地主的压制之下,又成为资本主义压迫俘虏的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才对。

19、(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列夫托尔斯泰)

20、(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三、解读托尔斯泰简介200字

1、早期作品主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1851~1857年)、军事小说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6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年),以及赴西欧旅行时写下的小说《琉森》(又译《卢塞恩》)(1857年)等。

2、 第二部分首先简要概括了“托尔斯泰主义”的来源和主要内容,分析了这一思想的合理性、进步性以及其矛盾性和局限性。

3、(托尔斯泰代表作经典语录摘抄)

4、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对于专制国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痛责,与无数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想法、感觉.完全一致。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用朴直的农民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所以无法看清民众困乏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产生了其世界观根本上的矛盾。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悲剧。

5、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6、《复活》是作家托尔斯泰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也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猛烈抨击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下的官场腐败、黑暗,官员的毫无人性,反映了农民的极端贫困。这部小说也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7、(绳是长的好,话是短的好。列夫托尔斯泰)

8、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9、早期(1851~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

10、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11、1889年开始撰写《复活》,十年后完稿。

12、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象《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13、(每个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它的趣味越抽象,它便越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的生活,个人在群体里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为他预先规定的法则。列夫托尔斯泰)

14、(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列夫托尔斯泰)

15、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6、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他1岁半丧母,10岁丧父,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1863年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晚年他因为觉得自己的思想,仍然和农民有距离而深受困苦,一度曾想离家出走。1910年10月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离家出走,11月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享年82岁。

17、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

18、(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19、(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20、虽然他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做强力、直接而且真实的抗议,但另一方面,却又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亦即在公众的面前一面拍着胸脯一面演说:我是个肮脏且丑恶的人,但是我不停地在为完成道德而努力。我已不再食肉,现在只吃炸的米食。

四、介绍一下托尔斯泰

1、(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2、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

3、(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列夫托尔斯泰)

4、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

5、1913年、1917年先后有《复活》(译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译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

6、(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7、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9、中期(1863~1880)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

10、(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11、托尔斯泰以迎接俄罗斯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之时,酝酿于数百万俄罗斯农民之间的思潮与情绪的表现,而显得伟大。

12、(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13、(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14、(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列夫托尔斯泰)

15、(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6、幸运的不是始终去做你希望做的事,而是始终希望达到你所做的事情的目的。

17、奉献给民众是科学的任务。科学和艺术的活动,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这个说法好像是说,妨碍船只前进的拙劣操桨法,会促进船只的前进。《怎么办》第三十五章

18、(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19、(人只应当忘记自己而爱别人,这样才能安静、幸福和高尚。列夫托尔斯泰)

20、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五、了解托尔斯泰

1、《战争与和平》创作于1863—1869年,是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中,俄国人民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身反对战争,对战争给人民造成的伤害给予同情。

2、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3、(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4、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5、(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6、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7、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8、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9、(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0、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11、因此,无疑的,托尔斯泰著作中的思想内容,与其说就如他的见解体系经常被评价一般,是抽象的基督教的无政府主义,不如说是与农民的热望更加符合的思想。

12、(快乐是在寻找真理,而不在发现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13、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14、《两个骠骑兵》(1856)写父子两代人,作者欣赏父辈的热情豪迈的骑士风度,而鄙弃子辈的猥琐自私的实利观点。

15、(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列夫托尔斯泰)

16、(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17、经过长时间创作的《光在黑暗中发亮》(1911)反映作者在世界观转变后同家庭和社会的冲突,宣扬不抗恶,而剧情的发展又反驳了这种说教的无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一。

18、(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19、(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20、他用极其严正的写实主义来揭穿所有的假面于世人,但另一方面却又宣扬世界上最丑恶的事物之一宗教,并致力于让基于道德信念的祭司来取代官僚的祭司,亦即致力于养成更加洗练、难以对付的祭司。然而,托尔斯泰的见解与教条之中的矛盾,并非偶然。那是反映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之后,充斥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矛盾状况。

1、爱是无法强迫的。但是你不爱,并非意味着你的心中没有爱,只不过是在你的心中,有一些东西妨碍你去爱罢了。把瓶子颠倒摇晃几下,要是塞子紧紧地拴住瓶口,除非把塞子拔掉,是不会有任何东西从瓶口流出来的。爱也是如此。即使在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但是你的罪过却堵住了心灵的出口,爱根本无法表露出来。把堆积在你心灵上的垃圾清扫干净吧!这样你才有可能去爱所有的人类,甚至你所憎恶的人。《人生之道》第六章

2、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很相似的幸福气氛,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不幸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第一章

3、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杰出的的作家之一。

4、(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列夫托尔斯泰)

5、《阿尔别特》(1857~1858)和《琉森》(1857)都是写艺术家的。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创作”问题,作品中宣称“美是人世间唯一无可置疑的幸福”,是作家一度醉心“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的产物。

6、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7、(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8、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托尔斯泰读书名言托尔斯泰名人名言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

9、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79一18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10、(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11、1865年到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划时代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12、他说,如果每个人都不爱自己而爱他人,在这个世界上便可以建立起上帝的天国,这是人类惟一的自救之道,这是完全纯粹的宗教。由这个出发点,托尔斯泰反对所有的暴力,否定国家存在的价值,否定权力的机构,否定教会,否定私有财产。

1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14、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15、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