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借箭一一歇后语汇总(精选114句文案)

一、诸葛亮借箭写3个歇后语

1、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4、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5、当司马懿率15万大军朝西城拥来时,诸葛亮身边已无一员武将,只有2500兵在城中。于是诸葛亮下令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大开,用30个军上扮做百姓,洒扫街道。自己被上鹤毛大氅,戴了头巾,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吓得赶紧命令大军向西北山路退去。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

6、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然后,他又命令士卒擂鼓呐喊,故意制造了一种击鼓进兵的声势。鲁肃见状,大惊失色,诸葛亮却心底坦然地告诉他说:“我料定,在这浓雾低垂的夜里,曹操决不敢毅然出战。你我尽可放心地饮酒取乐,等到大雾散尽,我们便回。”

7、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8、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9、诸葛亮隆中对策——死到临头

10、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11、诸葛亮掉井里——英雄无用武之地

12、更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3、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4、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15、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16、(释义):形容所要做的事不是自己擅长的,只能干着急,没有办法。

17、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18、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19、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20、(释义):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二、诸葛亮借箭一一歇后语汇总

1、曹操下江南——来的凶,败得惨。

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3、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4、(造句):一位同学转到我们班后,常常告诉我们班的语文小才女课文的释义。我们班的人暗地里说:“她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

5、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6、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7、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8、解答这个歇后语需要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件事情背后的典故,虽然是借箭实际上并不是,而是使用敌人曹操的疑心,用稻草人当作假人,智取了敌方曹操的十万支弓箭。

9、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10、由此可见,诸葛亮的“神算子“是依据了“海量的天气数据”和自然地理知识再加上动态分析算法推演,才准确预知了天气并转化为战机。

11、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1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13、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14、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15、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6、读歇后语看诸葛亮其人

17、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18、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9、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20、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三、诸葛亮借箭后面的歇后语

1、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

2、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

3、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4、诸葛亮草船借箭歇后语的下一句是: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一坐享其成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一有借无还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一满载而归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一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一多多益善

5、诸葛亮隆中对策死到临头

6、歇后语故事:《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

7、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8、借箭有去无回,草船满载而归。

9、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如鱼得水 、思贤心切

1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1、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12、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13、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有误(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诸葛亮草船借箭——实妄(十万)很多的。如果满意,请采纳回答!!!

14、(释义):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班门弄斧。

15、诸葛亮娶亲——重才轻貌

16、草船借箭无回,满载竹箭而归。

17、诸葛亮的扇子——远点儿扇着;不离手

18、《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1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0、意思就是时分紧急,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

四、诸葛亮借箭写3个歇后语是什么

1、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生不如死

2、诸葛亮见魏延——见得离不得

3、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4、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6、诸葛亮三气周瑜一略施小计;诸葛亮借东风一神机妙算;诸葛亮过江一胸有成竹;诸葛亮的锦囊一用不完的计。

7、作战部署,尽管和马谡的感情很深,可为了严明军纪,他还是依法将马谡斩首。诸葛亮杀了马谡后,想起马谡与自己平时的情谊,心中十分难过,伤心地哭了。为此,他一直非常细心地照顾马谡的儿子。

8、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9、诸葛锦襄妙计,曹操应当惭愧。三国过去多年,鼎立还在眼前。

10、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11、(释义):形容来势汹汹,但却输的很快很惨。

12、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歇后语:

13、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14、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5、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X

16、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17、玄德张飞关羽,诸葛鲁肃周瑜。

18、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19、(造句):她非要和我比一比舞蹈,结果却是曹操下江南——来的凶,败得惨。

20、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五、诸葛亮借箭写3个歇后语的故事

1、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2、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4、诸葛亮吊孝一假哭;诸葛亮下东吴一心里有数;

5、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6、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7、(释义):形容借了东西就不再还了。

8、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9、诸葛亮的羽毛扇神妙莫测

10、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1、诸葛亮草船借箭——不匹配

12、草船借箭更多精选歇后语:

13、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15、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16、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7、《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18、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歇后语是有借无还。

19、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写的,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历史智谋小故事。主要就是讲诸葛亮不怕周瑜的刁难,三日内巧妙的造出十万支箭。就这样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广为流传,并且,也产生了许多关于草船借箭的歇后语,方便后人学习记忆。诸葛亮是向曹操的大军巧妙的借箭。诸葛亮是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他要就算好三天后将会有大雾。所以,诸葛亮就利用有雾的天气,在船上扎上稻草人,向曹营驶去,而曹营这边只看到有许多敌军打入并且船上也有很多士兵(稻草人)于是就开工放箭,这样一来,稻草人上就全部是弓箭了。

20、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1、诸葛亮的羽毛扇——神妙莫测

2、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3、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诸葛亮哭周瑜——(装模作样)。2。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3,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4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5、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6、诸葛亮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7、有借无还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但是又耍赖不愿意将借过来的东西归还给别人。这个成语出自典故《草船借箭》,和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有借有还。

8、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草船借箭――有误(雾)

9、诸葛亮用兵──虚虚实实

10、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11、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1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3、刘备曹操孙权,人物如生栩栩。中国四大名著,祖先己经如故。多少典故留传,后辈现在重读。

14、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