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诗歌散文 > > 正文

诸葛亮借东风在哪里借的优选汇总69句

诸葛亮借东风在哪里借的

1、周瑜借东风:曹操伐吴,兵扎长江。庞统献连环计,诱曹操钉锁战船,以利火攻,曹操中计。然时值隆冬,独缺东风,难将火势引向曹营,周瑜因之忧思成病。诸葛亮料定甲子日东风必降,因借探病之机向周瑜建言,自称能借得东风。周瑜为其在南屏山搭筑坛台,诸葛亮登台"作法",东风果然如期而至。周瑜嫉其能,遣将追杀,诸葛亮早有防备,在赵云接应下返回夏口。

2、周瑜大喜,于是命人筑起了一座七星神坛,诸葛亮便登坛做法。

3、郝兰田原为徽戏演员,初习青衣,后工老生。以唱《祭风台》(即京剧《借东风》)名遍皖中。大约在道光、咸丰之间来北京,因与程长庚同乡,搭入三庆班演唱。入班后,初演《天水关》孔明一角,声容并茂,气度高华,颇受观众赞赏。于连台本戏《三国志》剧中,与卢胜奎分饰孔明。

4、“孔明借东风”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5、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6、之后,诸葛亮便在南屏山设坛作法,终于求得东南风,协助周瑜火烧赤壁,取得赤壁之战的大胜。

7、冬至这一天的气候与前段时间会产生重大的变化。很明显,诸葛亮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8、曹操伐吴,兵扎长江。庞统献连环计,诱曹操钉锁战船,以利火攻,曹操中计。然时值隆冬,独缺东风,难将火势引向曹营,周瑜因之忧思成病。诸葛亮料定甲子日东风必降,因借探病之机向周瑜建言,自称能借得东风。周瑜为其在南屏山搭筑坛台,诸葛亮登台“作法”,东风果然如期而至。周瑜嫉其能,遣将追杀之,诸葛亮早有防备,在赵云接应下返回夏口。

9、①却说鲁肃见周瑜卧病,心中忧闷,来见孔明,言周瑜卒病之事。孔明曰:“公以为何如?”肃曰:“此乃曹操之福,江东之祸也。”孔明笑曰:“公瑾之病,亮亦能医。”肃曰:“诚如此,则国家万幸!”即请孔明同去看病。肃先入见周瑜。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幡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10、节选原文如下:

11、到了作战那天,果然东南风大起,周瑜乘机发动进攻,一举击攻了曹军。

12、由常山赵子龙负责去接应。

13、答:火烧赤壁。

14、历史典故

15、《三国演义》第四九回载诸葛亮于仲冬时节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风,助周瑜火攻破曹操大军。[6]今多以"借东风"指利用好的形势或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来推动工作。[3]

16、诸葛亮借完东风是由赵云接应的,周瑜派丁奉徐盛去南屏山杀死诸葛亮,但是诸葛亮技高一筹提前安排赵云来接应自己,二将只好后面追赶,赵云一箭射落二将所乘战船的船帆,让其不得前进,随后保护着诸葛亮回到自己的大营,周瑜杀害诸葛亮的计划又一次失败!

17、所谓的借东风其实只是诸葛亮对天文气象的灵活运用。首先,为什么诸葛亮要选择十一月二十日这个日子来借风呢?古代中国对气象的研究也颇为深入,历来就有“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的记录。

18、三国演义诸葛亮巧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懂得天文知识,通过自然天象判断出来的那一天会刮东南风,所以后人就把这件事神化了。认为诸葛亮会借东风

19、前一种是马连良先生早期的唱法,后一种是建国后拍电影《群英会·借东风》改的,成为最终版本。从唱词字面意思上讲,前一种仅仅是勉强讲得通,相较来说还是后一种比较好。

20、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21、京剧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腔,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嘉庆初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22、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23、京剧《借东风》取材于我国三国时期,在赤壁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叫“赤壁之战”

24、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攻打江东的赤壁之战,应东吴鲁肃之邀,作为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前去与东吴商谈结盟事宜。在与周瑜商量好用诈降火攻方式破曹军以后,而火攻需要东南风,于是就有了诸葛亮借东风之事。诸葛亮开坛设法祭天,借来了东风,使得火攻之计得以成功,但他知道周瑜不能容自己,必派人来杀害自己,早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早安排赵云赵子龙前来接应,是周瑜派来杀诸葛亮的人毫无办法地看着诸葛亮离开。

25、那个故事中,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命他在十日之内造完十万支箭。[1]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孔明有信心的回答说不须十日,三日便可完成,并立下军令状。鲁肃十分担心。孔明却一点也不着急,他请鲁肃借二十条船给他。,每个船上都要三十个人,还要扎草人一千个,并排列在船的两侧。两天过去了,到第三天四

26、京剧《借东风》为《群英会》之一折,取材于《三国演义》,马(连良)派经典剧目之一。

27、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可谓是看着过瘾、听着神奇、想着疑惑。这个故事出现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周瑜打算用火攻击败曹操,却为没有东南风而发愁。此时,诸葛亮告诉周瑜,自己有“借风”之术。

28、三十六计中的草船借箭

29、诸葛亮在南屏山借东风,东南风起了以后诸葛亮就赶紧跑到江边,东吴大都督周瑜命令丁奉,徐盛二将随后赶来,并嘱咐他们二人见到诸葛亮不说废话,是举刀就斩完事儿以后回来我有重赏,结果正在这个时候赵云赵子龙随后赶来,并吓退丁奉徐盛二将救了诸葛亮,然后抱着诸葛亮返回江夏。

30、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诸葛亮借东风在哪里借的

31、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

32、诸葛亮借东风是农历的十一月二十日。

33、诸葛亮借完东风之后由赵云接应回江夏的。

34、但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刮西北风的时候多,周瑜为此愁眉不展。

35、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36、诸葛亮不进精通各种军事策略,还懂得天文地理,他和周瑜已经心照不宣的计议用火攻的策略来破曹操的战船。

37、(郭德纲的相声说的清楚,那天是星期四)

38、《借东风》京剧发源派头应该是徽剧《祭风台》

39、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

40、诸葛亮巧借东风是赤壁之战的典故.赤壁之战主要是曹操与孙刘联军的战斗,其实主要是曹操与周瑜之间的PK.当时有名的故事“蒋干盗书”、“苦肉计”都是周瑜的智谋,只是再最后定下火攻计策后,周瑜发现风向是朝自己这边...

41、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

42、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

43、诸葛亮知道的道理,曹操肯定也懂这个道理。“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但是,曹操忽略了一个问题:“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是对一段时间期间内气候情况的判断,却忘了考虑冬至这天的特殊性。

44、都是马派的唱法,只不过是不同时期的而已。马派《借东风》这段经典唱段从编演之始到最后定型,中间修改过若干次,特别是第一句。

45、神机妙算,珠联璧合。

46、而诸葛亮观察气象,预计在几天之内有东南风,于是他故意哄瞒周瑜说,他以前学过呼风唤雨的法术,只要命人筑起一座七星神坛,他可以做法祭借东风。

47、是星期四,据查是公元208年11月20日祭风到11月22日风止,共借得东风三天。

48、“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

49、根据诸葛亮后来坐船走了可以肯定以下方面,之前诸葛亮观天象能判断江面起雾,才有草船借箭,这次自然也能观天象何时起东风,只是诸葛亮一直在等待时机,在前几天刘备来东吴回家时,诸葛亮一再叮嘱让赵云何时何地在江边开船等待,由此可见诸葛亮是走一步看三步,在七星台对鲁肃欲言又止,实际怕是鲁肃多嘴告知周瑜一些事情,索性不说,按照自己计划进行,所以七星台看似施法祭凤,实则为自己后路找掩护,依我看来,不管搞不搞七星台都会来东风,只怕没有七星台,东风来,孔明毙

50、但是,如果使用火攻的方法,必须借助风力才行。

51、但周瑜忙中出错,竟然没有想到火攻对风向的要求很高,而隆冬时节长江中游一带多刮西北风,没有东南风。如果就着西北风放火,曹军处于上风头,刚好烧了自己,根本烧不到曹军。周瑜想不出办法,一下子病倒了。

52、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

53、是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4、诸葛亮当时在周瑜军中帮着出谋画策,他知道周瑜的病因,便给周瑜开了一个“药方”:“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于是周瑜让人建起一座七星坛,诸葛亮装模作样地上坛作法,要“借东风”。

55、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56、十一月二十日就是冬至之日,按照这个规律,冬至之前,如果阴气旺盛,在长江沿岸表现为西北风,那么冬至之后,阳气生长,风向则要发生变化,表现为东南风。孔明知道了“冬至一阳生”的气候变化规律,准确地把握了东风吹起的时间。

57、随着诸葛亮的翩翩起舞,不久便刮起了东南风。

58、故事梗概:

5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0、周瑜让诸葛亮想办法“搞”来东风,诸葛亮当即答应:“可以借。”

诸葛亮借东风在哪里借的

61、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时代,有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至今仍在我国民间流传。  这故事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ll月。当时,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曹操的敌人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三、五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拒守在大江南岸。  这年十月,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蒲沂县)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疾病;土气很低。两军刚一接触,曹操方面就吃了一个小败仗。曹操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屯军乌林(今湖北洪湖县境),同联军隔江对峙。为了减轻船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还可以在上面骑马哩。这就是所谓“连环战船”,曹操认为这是个渡江的好办法。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俱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周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刘备军师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见,对于火攻的条件,曹、周、诸葛三人都有共同的认识。  然而,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今湖北襄阳附近),对赤壁一带天气气候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在军事气象上,除了必须考虑气候规律之外,还须考虑天气规律作为补充。当时,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但为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周渝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假装去投降。船上装满了饱浸油类的芦苇和干柴,外边围着布幔加以伪装,船头上插着旗帜。驶在最前头的是十艘冲锋战船。这十艘船行至江心,黄盖命令各船张起帆来,船队前进得更快,逐渐看得见曹军水寨了。这时候,黄盖命令士兵齐声喊道:“黄盖来降!”曹营中的官兵,听说黄盖来降,都走出来伸着脖子观望。曹兵不辨真伪,毫无准备。黄盖的船队距离曹操水寨只有二里路了。这时黄盖命令“放火!”号令一下,所有的战船一齐放起火来,就象一条火龙,直向曹军水寨冲去。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盛,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烛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孙、刘联军把曹操的大队人马歼灭了,把曹军所有的战船都烧毁了。在那烟火弥漫之中,曹操率领着残兵败将,向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小道撤退。不料,途中又遇上狂风暴雨,道路泥泞难行。曹操只好命令所有老弱残兵,找来树枝杂草,铺在烂泥路上,让骑兵通过。可是那些老弱残兵,被人马挤倒,受到践踏,又死掉了不少。后来,他只得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北方去了。  赤壁之战,东风起了很大作用,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后悔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  然而,诸葛亮借东风的传说,有人经过考证却认为是虚构的。不过从赤壁之战中,长江江面盛吹东南大风,到后来曹军败走华容道又遇上倾盆大雨,这在天气形势上看来,当时很象是一次锋面气旋天气。  锋面气旋在我国,春季最多,秋季较少。它是一个发展深厚的低气压系统,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空气从外围向中心流动,呈反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处于气旋前部(即东部)的地方,吹东南风;气旋后部(西部),吹西北风(如左图)。气旋内部盛行辐合上升气流,能造成大片降雨区。因此,当连续吹东南风时,往往预示天气将要变坏。天气谚语说:“东南风雨祖宗,西北风一场空”和“东风雨,西风晴”是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另外,也有人这样去分析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从现代天气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地方受到移动的闭合的高气压中心影响时,风向是顺时针转变的。就是说,当冷高压开始移到海上,高气压后部盛行的东南风就会暂时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冬季冷高压南下过程中移动迅速,尾随南侵的后一股冷空气很快又到;所以,东南风持续的时间很短,人们往往忽略。而通晓天文地理的诸葛亮,他的家就住在离赤壁不远的南阳,是掌握这次东南风出现前的征兆的,所以他准确地作出了中期天气预报。  这样看来,诸葛亮在冬初的十一月份,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大风出现,并进一步推断天气还要恶化,这是符合天气演变规律的。

62、庞士元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妙算借东风说的就是赤壁之战,庞士元就是庞统,周瑜请他向曹操献上连环战船的计策,后来诸葛亮又假借东风,周瑜借黄盖诈降实施火攻,最后火烧赤壁。

63、赤壁大战,曹操八十万军队,浩浩荡荡直逼江东,孙权只有联合刘备才能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东吴,与周瑜一同共商破曹大计,周瑜与诸葛亮意见一致,对付曹军只有用火攻,才能胜利,但时逢腊月,只吹西北风,只有吹东风才能火烧曹操水寨,周瑜无计可施,只有求助诸葛亮,诸为了大局答应为周瑜借来东风,周瑜大喜,遂建了七星坛,孔明在坛里做法,用了三天三夜终于借来东风,然后下坛走了,周瑜见孔明如此厉害,害怕将来对东吴是个祸害,派徐盛丁奉去杀了孔明,不料孔明早有准备,事先约了赵云架着小船在江边等候孔明,接应孔明回江夏去了。

64、借东风,指的是赤壁之战,火烧战船大败曹操故事,借东风火烧曹军

65、剧情简介

66、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其实挺简单的。大意是说,赤壁之战前夕,周瑜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发动火攻一举烧毁曹军的战船,打败曹操。

67、地方的剧种

68、草船借箭

69、运用奇门盾甲,筑坛登坛秆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