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摘抄83句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1、五言绝句的格式要求是:

2、逢一、二、四句押平韵。

3、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4、要同上联对句第二字一致。“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

5、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8、⑶讲究平仄。

9、第四种:【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10、(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11、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和规则有四条:

12、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13、认识了五言绝句的平仄规则,有人会提出新问题:

14、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

15、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16、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17、第二种:【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18、没在石棱中仄仄仄平平

19、凭什么来分平人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

20、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21、第一种:【平起首句入韵式】

2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23、将军夜引弓平平仄仄平

24、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5、城头叠骨声平平仄仄平

26、两联之间,上联对句必须与下联出句平仄相粘。

27、典型例诗:《塞下曲》

28、每句的平仄是相重的,又是相间的。相重相间交替使用,构成了近体诗长短升降的节奏。五言每句三个节奏,如:仄仄/平平/仄仄仄/人平/平

29、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30、(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31、⑵押韵严格。

32、听鼓(李商隐)

33、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34、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律诗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大素。

35、平平仄仄平(韵)

36、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7、登鹳雀楼(王之涣)

38、五言律绝,四句二韵或三韵。平仄定格凡四式。

39、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

40、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41、仄仄仄平平(韵)

42、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43、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44、塞下曲(卢纶)

45、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6、五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附:()中可平可仄

47、平平平仄仄

48、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的范畴,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

49、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50、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51、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

52、夜宿山寺(李白)

53、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

54、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

55、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

56、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57、格律对照例诗:王之涣《登鹳雀楼》:

58、⑴字数句数固定。

59、唐▪卢纶

60、手可摘星辰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61、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五绝的“对”,只有两种形式,即:

62、但有特殊情况:一:在丁字句里,第三字必须仄,平了就成了三平调,古诗大忌二:最后一个字平仄不能变(废话)三:几个拗救甲子句第三四字如拗(平仄与说的相反),那么必须在紧接着的乙字句里第三字救(平仄反过来);乙字句第三字拗,第一字救;丙子句第四字拗第三字救。

63、第三种:【仄起首句入韵式】

64、时无祢正平平平仄仄平

65、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66、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67、恐惊天上人平平仄仄平

68、格律对照例诗:元稹《行宫》:

69、(例)(标准格式)

70、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71、城下暮江清仄仄仄平平

7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73、(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74、(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7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76、五言绝句第一种:仄仄平平仄(甲)平平仄仄平(乙)平平平仄仄(丙)仄仄仄平平(丁)第二种: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三种: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第四种: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五种:可以甲乙甲乙丙丁丙丁这个又叫折腰诗(甲乙丙丁指第一种里的句式,其中甲乙丙丁只是为了方便,命的名,不一定就叫那个)五言律诗第一种: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第二种:乙丁甲乙丙丁甲乙第三种:丙丁甲乙丙丁甲乙第四种:丁乙丙丁甲乙丙丁其中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原则,即:逢偶数字平仄必须保证,逢奇数字可平可仄。

77、第1、2、4句或第2、4句最后一个字只押同一个韵,而且只能押平声韵,不能用仄声。如果不是同一个韵叫出韵,不合格式。

78、仄起首句入韵式:

79、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80、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81、仄仄平平仄

82、逢二、四句押平韵,首句不用韵。

83、五绝的平仄格式有四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