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名言 > > 正文

伏尔泰简介【文案82句分享】

伏尔泰简介

1、为解决法国口罩短缺的情况,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卫生部已向中国订购总共10亿只口罩。接下来每周将会有4趟航班来执行口罩交运,通过56次来回完成交运工作。(伏尔泰简介)。

2、  他说:“东方人闪烁出智慧之光,……,人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卓越之处,而孔子就是集大成者!”而他的读者也会写说:“您是欧洲的孔夫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您的热情和天才,以及您的人道主义的行为,使您赢得了任何世人都不敢企盼的地位:您堪与古代最著名的伟人并列齐名”。

3、孟德斯鸠一般指查理·路易·孟德斯鸠,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1755年,孟德斯鸠于旅途中染病,去世。

4、伏尔泰比同时代的理性学者更尖锐地批判现存制度,更热情地歌颂理性,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5、他以为用字母游戏就勾销了他的市民出身了。“伏尔泰”自封为贵族,抛开过去,现在门第高贵。他跻身思想界精英阶层,有着与贵族出身同等重要的情趣,还有了一个与之匹配的情妇。情妇的名字颇富装饰性,曰“科西布略·黎芙丽”(意为“靛蓝的书卷”)。他由此扮演起潇洒俊逸的洛可可骑士角色来了。尔后他又写出多部戏剧,为新国王路易十五(1723—1774)的宫廷群体献演,成就卓著。宫廷诗人的飞黄腾达已成定局,在宫廷文化中地位愈益稳固,无论在巴黎名震遐迩的沙龙,还是在都门近郊的贵族宫殿,人们都以一睹其风采为荣。

6、重经验,重感觉,重常识,重人的基本权利,法国启蒙哲学被视为一种批判精神,矛头直指蒙昧主义,对象是宗教与皇权。

7、自1759年之后,孔子的名字也不断出现在伏尔泰的著作中。伏尔泰是如此热爱他,以至于他甚至看到孔子出现在他想象的天际旅行中,“审判所有的逝者”。在引自《哲学词典》的话中,孔子是被排列在“审判官”之首的,而这些审判官全都是“对人类有益之人”!(伏尔泰简介)。

8、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也是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的导师,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那么伏尔泰是男是

9、父亲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后来儿子果真身陷囹圄,被羁押在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巴士底狱。这是一座关押政治犯的特殊大牢。儿子因写作而祸延及身。1714年,他中断法学学业,当律师助手,工作无趣,薪水微薄,其旨趣另有所属。是文学把他带进坦普尔城区的社交圈,他撰写了一本小册子反对菲利普·冯·奥尔良公爵——路易十四死后的摄政王(1715—1723)。他嘲讽公爵是投毒杀人犯,还说他是亲生女儿的情夫,同女儿生了个孩子。于是祸从天降,惩罚在所难免,1717年5月16日,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第一次被投入巴士底狱。起初,他还把此事当成玩笑,以为关押一两个星期便可出狱,为此还供出那批“贵友”。但时间一个月一个月过去,出狱的希望仍然渺茫。终于,在苦捱十一个月的铁窗时光后,他竟然被释放了,这着实让他惊喜了一阵子。

10、接着,他又流浪到荷兰,因为他听说荷兰人民都很富有,而且人人都是基督徒。然而,老实人向荷兰人请求施舍,却遭到警告。后来,他找到了一位慈善演说家,并向他要施舍。演说家问他“你认为教皇是反基督的吗?”他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这些,只想要吃的。演说家发怒了,拒绝了老实人的请求。同时,演说家的妻子在楼上听说老实人怀疑教皇反基督,便向他头上泼水。这时,一位好心人雅克出于同情,把老实人救回了家。

11、狱中多暇,他有足够的时间对自己及自己的社会地位做仔细考量。“现在他明白,为获取名誉又不冒坐牢风险,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懂得,为实现自我,必须勤奋工作,要与高贵人士为伍;明白作家生涯是斗争,而非节庆,它需要勇气、谨慎和计谋;要巩固助益良多的友谊,确保自身受最大保护,不直接攻击统治势力。”

12、既有实地调查,又有道听途说,每一封信都像一篇寓言故事,如随笔札记一样,娓娓道来。

13、寻找幸福生活。他们到达了荷兰管辖的苏里南地区,遇到了一位可怜的黑人奴隶。他告诉老实人他们,自己的主人对自己很残忍,荷兰神父每个礼拜天都会跟他们说黑人和白人都是一个父亲(亚当)的儿子。但是,他对此充满了怀疑,因为如果黑人和白人都是嫡亲,那再也没有比嫡亲对自己更残忍的人了。听过黑人奴隶的话,老实人对自己的老师庞格罗斯的乐观主义已经怀疑到了极点,他开始大喊。之后,他们决定从苏里南乘船回去找古内宫小姐。船长告诉他,古内宫已经是总督最宠爱的情妇。老实人因为还在被通缉之中,于是让卡坎波去找古内宫,自己乘船去威尼斯等着他们。为了找船,老实人先是被一个荷兰船主骗走了一些钱和仅剩的羊。他去打官司,又遭到法官的冷漠和无礼。最后,他包下一间船舱,想找一个本地区最不幸的人陪自己航行,他愿意出路费和伙食费。虽然他发现所有候选人都有各自的不幸,他还是在众多候选人当中选了一位他认为最不幸的。这个人叫马丁,是位学者。航行途中,他们亲眼目睹了远处两船对战的场景。他得知,其中一艘被击沉的船,正是之前那个骗他钱财的荷兰船主。恶人得到了惩罚,老实人又开始觉得庞格罗斯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完美而存在”的理论是对的。

14、▲ 伏尔泰位于巴黎国家大图书馆的墓碑(葬着作家的心脏,遗体则位于先贤祠)

15、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段历史,很可能大家会觉得年轻的伏尔泰太“老实”,这段经历多少流露出一种“痴傻”与“可笑”。一如他后来写作的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伏尔泰却一生都在致力于歌颂这种品德,刚正不阿,信任与诚恳,永远不畏他人而曲折自我的心声,同时富有勇气。

16、据说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孙子见伏尔泰时,请伏尔泰给孩子祝福,伏尔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上帝和自由”。

17、▲今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伏尔泰故居,他曾在这里写就《天真汉》《老实人》等作品

18、与其出卖马匹,倒不如把皇宫里满朝的驴子的一半赶出去。

19、出狱后确信自己要以笔为武器,以作家为职业,并改名为伏尔泰。

20、一个学生成绩下降了,为此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了他。对此,你怎么看?

21、他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人物如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无不是他的后辈,对他推崇备至,公认他是他们的导师。

22、欧洲最早的大学,都是神学院,教授的都是神学。那个时候,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神学就是一种人类试图解释世界的方法。直到后来,才慢慢有了哲学、历史、医学,等等。直到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科学跟文学并起,才有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启蒙运动的余热不仅诞生了接下来的达尔文、爱因斯坦,而且这种科学理性的精神也一直延续至今。

23、在英国,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熟练掌握了英语,了解了英国的主流文化。

24、同样是人,有的人的一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把很多人的人生都过了,也影响了无数人的人生。

25、小阿鲁埃小小年纪就感受到贵族与市民阶层紧张的社会关系。他身为市民之子,生于路易十四世纪的末期,这对他似乎是件尴尬事。老阿鲁埃当过王室顾问,服务于路易大帝的宫廷,且成就斐然,这样事情就更加复杂化了,小阿鲁埃能就近体验新兴资产阶级与贵族日渐激化的对抗。贵族特别重视出身和传统的差别。他就读于耶稣会办的贵族学校“圣路易大帝”中学,为日后当法学家或国家高官做准备。可小阿鲁埃在这里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贵族子弟生活轻松,大多住单人房;他却不得不与四个市民子弟挤住一间,室友喧闹,使他不能专心向学,尤其干扰他的业余最爱——写诗。他颇富诗才,多次获校方奖励和奖金。

26、   他创作的哲理小说《查第格》里完全照搬了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篇《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内容。《警世通言》里的庄子假死,妻子爱上了新欢,新欢得了疾病,妻子就要用庄子的脑子救他,没想到这时庄子根本没有死,是在试探之前信誓旦旦的妻子会不会不变心。伏尔泰的《查第格》里把庄子变成了古代的巴比伦公子,而救人的由脑子改成了鼻子,巧的是这一段也是第二篇。

27、据说他可能是有史以来说过的话被引用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了。

28、进了巴拉圭的军营之后,老实人惊讶地看到,司令正是古内宫的哥哥,保加利亚人屠杀的时候,他逃过一死,后来被耶稣会成员给救了。老实人和古内宫的哥哥决定一起去救古内宫。可当古内宫的哥哥得知老实人想要娶古内宫时,大发雷霆,觉得老实人配不上古内宫。争执之下,老实人又把古内宫的哥哥给杀了。随后,老实人跟卡坎波一起易装出逃。

29、伏尔泰的著作有99卷之多,如此庞大的著作里其实并没有多少新的或独创性的思想,但是却又没有人像伏尔泰那样可以把话说的这么动听。

30、“理性的真正胜利在于它使我们能够与非理性的人和谐共处。”

31、伏尔泰和孟德斯鸠一样,在哲学上没有提出任何创新性的思想,他们也几乎都是英国经验主义,特别是洛克思想的“传声筒”。

32、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

33、有人说意大利有文艺复兴,德国有宗教改革,但是法国有伏尔泰,他对这个国家而言,既是文艺复兴,又是宗教改革,还有一半的革命。

34、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35、英国的思想自由和政治自由的气氛让伏尔泰赞叹,也羡慕英国作家和哲学家能够无所顾忌地公开发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看法。

36、伏尔泰对制度性的宗教无所不在的权力持彻底的批判态度,他的哲学一直都是实践的、战斗的。

37、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38、孟德斯鸠一般指查理·路易·孟德斯鸠,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39、伏尔泰才思敏捷,一生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40、这些英国印象最后就整理成著名的《哲学通信》,这本书对英国生活和习俗做了出色的观察,把英国的政治和言论自由与法国的那种腐败的贵族统治以及与之相关的教会制度作了尖锐的对比。

41、人的嘴巴要是只是用来吃东西的话,或者只是追求吃的更好,那和动物又有多大区别?

42、有学者认为:拉近这两位启蒙大师距离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中国共同的热爱。当杜尔哥仍是行政法院审查官时,他已与伏尔泰讨论过关于中央帝国的话题”。1761年杜尔哥被任命为利莫日总督。出发前,他写信给伏尔泰说:“自从我有幸收到您写给我的信,我自身就发生了变化……我被派往利莫日。我原本非常希望去格勒诺博尔,那个地方使我较容易到孔庙去朝拜几次,并能聆听大司铎的教诲。”法国的格勒诺博尔市距日内瓦只有区区百十公里的路程,而杜尔哥信中所说的“孔庙”实则就是“快乐庄”里的一处小礼拜堂,伏尔泰在那里面悬挂起了先师孔夫子的画像。至于“大司铎”,那自然就是伏尔泰本人。由此看来,在启蒙思想家心目中,伏公俨然就是儒学在法国的代表,一位可执掌“孔庙”的大主持。

43、1694年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本名叫阿鲁埃,幼年丧母,就读于贵族学校,接受古典文学、语言和戏剧方面的人文教育。

44、此后,伏尔泰在大量作品中更详实地介绍了孔子及儒家典籍,甚至直接征引中国智者的语录。这充分说明了,在“反无耻之战”中,他确实是更加用心地研读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著述的。

45、——第一层意义当然就是“爱人”,要像对人那样对待同类,不管这个人的社会阶层、地位如何;

46、  他热情的赞美中国的科举制度,称这个制度防止了权力的世袭化,保证了知识阶层的合法对流:“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47、2 邮票美术馆—冬宫艺术邮票2-1966珍藏 金鹿

48、我在祈祷上帝中死去,我对朋友满怀挚爱,对敌人也并无憎恨,但是我对迷信却心存鄙视。伏尔泰。

49、他的灵柩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50、“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我们也要创造一个上帝出来,但是整个自然都在向我们昭示,上帝是存在的。”

51、那么,这个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的“仁”字究竟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这个左边以“亻”为偏旁,右边加上“二”而构成的“仁”字,一般说来指称的是爱人。而孔子赋予了这个“仁”字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接着又解释说:“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我们由此可以总结说,“仁”即是对于孔子人学的高度概括。它包括了三个基本层面:

52、伏尔泰原名叫做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而伏尔泰是他的笔名,因此从名字中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法国男性专用的名字。

53、只是在有些国家,有些时候,常识最稀缺,真理不可得,就需要知识分子用通俗易懂的话,最好还是漂亮的话,表达出这些真理和常识。

54、《哲学辞典》的主要部分是应百科全书派的《百科全书》要求写的词条,是写给公众的而不是专家的哲学通俗读物。

55、伏尔泰在英国时深入了解了牛顿的科学发现,大家熟知的牛顿因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就是牛顿的侄女告诉伏尔泰,再由伏尔泰传播开的。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写下了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当时欧洲上层阶级的通用语言是法语,而把牛顿原著由拉丁文翻译成法文,使科学广泛传播的,就是伏尔泰的密友——夏特莱夫人。

56、夏特莱夫人是法国第一位女科学家,陪伏尔泰隐居期间,两人分居城堡两侧,在套房居中的位置,是一间物理化学实验室,其设备包括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天平、罗盘、棱镜等各种科学仪器,还有一架当时较为罕见的大地球仪。2003年,夏特莱夫人的手稿在巴黎拍卖,包括成箱的数学方程式笔记、关于光学、力学以及世界体系的论述等。

57、逃亡生活。三人骑马逃到卡迪士。在那里,他们加入了一支正在集合的西班牙舰队。这支舰队正要去攻打巴拉圭。航行途中,老妇人对老实人和古内宫讲自己的往事。原来,老妇人出身显赫,是一位美丽的公主,还与一位王子订了婚。不料,有一次王子被人下毒而死。公主的母亲伤心欲绝,带着她乘坐大划艇暂时离开伤心之地。不料在途中他们遇到了海盗,公主和她母亲被抓,然后又被卖到摩洛哥做奴隶。摩洛哥当时正发生恐怖的内乱。上岸之后,她们遭到军队的抢掠。公主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好几个人争夺而被撕成碎片,海盗船的人也都被砍死,只剩下她自己死里逃生。此后,她又被多次转卖,并经历各种残酷的战争。有一次她趁机逃走,开始四处流浪。后来,她遇到了那位犹太银行家,并开始侍候古内宫。

58、……而伏尔泰却有别于高乃依,在中国悲剧中刻意地避免了这段令人惊心动魄的标志性情节。这种处理方式从道德观和戏剧审美两个角度都颠覆了前人的主张。一方面,在伏尔泰笔下,父亲张惕企图用亲生儿子换王子的性命,母亲伊达梅却竭力阻挠,不顾一切地保护儿子生命,唾弃丈夫的愚忠。这样一来,以臣子之命换君主之命不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凡是生命,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都在平等的视角下获得关照。血缘亲情与君臣之义的冲突置换了善与恶阵营的对立,生命的意义更重于等级制度下的忠诚与职责。在张惕之子死与不死的选择背后,隐藏着启蒙时代以来对于人的本身价值的重新发现,对个体尊严与权利的勇敢主张。另一方面,伏尔泰认为弑子护君的做法有悖人伦天性,是人性令人厌恶的过度扭曲,只有发乎自然的血缘亲情压倒社会赋予的后天义务,这样的安排才令人信服,符合古典戏剧所要求的逼真准则。故此,伏尔泰对《赵氏孤儿》面目全非的改编,与其说源自中法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差异,不如说是伏尔泰本人,或者说伏尔泰生活时代的法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及戏剧美学正在发生深刻的自我质疑与改变。他所针对的并非仅仅是《赵氏孤儿》所代表的中国社会的特有道德观、价值观,而是深刻反思了在一切君主极权社会中,个体在情与理的极端冲撞之下,该何去何从。

59、伏尔泰如何赞美中国的,首先要看伏尔泰如何赞美中国皇帝的。在伏尔泰时期,中国正值清朝乾隆皇帝,他将乾隆皇帝视为一个开明的君主的同时,还将他视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给瑞典国王的一封信中说道,他经常给中国皇帝写信,但中国皇帝却从来不给他回信。他在阅读了乾隆皇帝所写的《盛京赋》后,说,在乾隆皇帝的诗里,仁慈和柔和随处可见,却又觉得奇怪,像乾隆这样的皇帝,日理万机,却还能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实在令人景仰不已。他还赞美中国的皇帝从诗句中,都到处透露着谦虚,而这种品质,却是西方人所缺失的。

60、他花时间照看他的幼苗和蚕的生长。他喜爱和尊重住在他的土地上的管理员。他特别喜欢年轻人,每个星期天都会对他们敞开大门。他成了一位八旬老人,几乎没有一点畏缩,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

61、据说临终时,牧师来给他忏悔的时候,他问道,谁派你到这儿来的,牧师回答是上帝,他还要问牧师要证据。

62、人的本能是追逐从他身边飞走的东西,却逃避追逐他的东西。

63、伊达梅:“我要死了,亲爱的丈夫。”/张惕:“活下去,我亲爱的妻子。”而伏尔泰得知此事非常反感,大声喊道:“这些简直是在贬低伊达梅和张惕。以上帝的名义……死亡的承诺和苟且偷生的祈求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点……对这些人来说生命根本不算什么。”

64、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10岁时,他被送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大路易中学),在那里他接受了古典文学、语言和戏剧方面的人文教育。那时学校实行等级制度,达官贵人及贵族子弟住在舒适的单人间,身边还有仆人照顾;其他人则住在公共寝室。这种以身份和财富而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也体现在课堂上,老师总是偏向有钱人家的孩子;从而在年轻的伏尔泰心中种下了最初认识到社会不公的种子。后来伏尔泰批评了他上过的这所学校,因为学校教给他的东西太少了:“我甚至不知道我所在的国家,我既不知道祖国的法律,也不知道祖国的需要;我对数学和哲学都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拉丁文和胡闹。”还在童年时,他就显露出超常的才能,酷爱读书,练习写诗,幻想日后当一名剧作诗人。在校时,他读了法国启蒙思想首倡者皮埃尔贝尔的全集,对他日后的反叛精神产生了很大影响。

65、我们应该找寻所有各种经验——吸收所有的知识,思考所有的想法,感受所有的情感。

66、伏尔泰自己也说“我为寻找和发表自己所喜欢的真理而度过了一生……哲学家的秉性不是怜悯人类的不幸,而是抚摩它。”

67、结果父亲坚决反对,将其送入法科学校,只是他实在不感兴趣,后来中途退学。

68、有关英国的报导是对法国的正面攻击。信札后来的考订版《哲学信札》出版人古斯塔夫·兰逊对信札特色的概括可谓切中肯綮:“它们是掷向陈旧政体的首枚炸弹。”《哲学信札》报导英国的现代性和充满智慧的论战性,让法国读者自己去比较两国的社会制度。英国主要提供了法国匮乏的东西:个人的自由权利和宗教宽容——归功于自然神论者的宗教宽容。

69、关于伏尔泰的影响,首先伏尔泰把这些先进的思想带给了普通的法国民众使得他们有了反抗的意识,很快伏尔泰的思想传遍了整个法国,这对法国大革命起了直接性的作用。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目的就是推翻法国的封建势力,为民众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这就是伏尔泰的影响之一。除此之外伏尔泰的影响还遍及整个欧洲以及世界,世界上其他国家受压迫的人民在接受到伏尔泰的思想后也敢于鼓起勇气同封建统治作斗争。伏尔泰的思想启迪了民众的内心而且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这对于当时的民众而言思想的转变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70、作者: (法)波莫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者: 孙桂荣 / 逸风 

71、老实人跟自己的表妹,也就是男爵的女儿古内宫小姐彼此喜欢。跟老实人一样,古内宫也对庞格罗斯的这一套理论深信不疑。有一次,男爵看到两人亲吻在一起,便把老实人赶出了城堡。

72、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73、“尊崇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再加诸讲道德、守法律……,就构成了中国人的宗教。”“皇帝自古就是大祭司:由他来祭天——天乃天地之主宰。”至于“我们称之为Confucius的孔夫子,生活于距今二千三百年前,比毕达哥拉斯还略早些。他恢复了这个旨在公正的宗教,传授它,且无论地位尊卑,皆身体力行之”。是他“给予上帝以人类思想所能想见的最纯美的定义”。

74、   在所有作品中,真正可以称为乌东艺术代表作的还是伏尔泰的座像。根据我查到资料,伏尔泰有三座,分别收藏在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蒙彼利埃的法布尔艺术馆、以及今天的主角艾尔米塔什的收藏。三件作品中,巴黎和冬宫的是大理石材质,法布尔艺术馆的是赤陶,从规格上说,巴黎的165cm,冬宫作品高138cm,法布尔的最小120cm。

75、“与其将一个无辜的人判罪,不如错救一个有罪的人。”

76、此后他又因为和一名贵族骑士发生口角,他想和人家单挑,结果因为对方的势力大,警方有人,伏尔泰又在巴士底狱的牢房蹲了半个月。

77、虽然这里生活幸福,但两个喜欢流浪和冒险的人决定还是离开这里。国王派人送他们出去,还送给他们一百只羊,并送给他们一些当地的小石子和黄金泥土。可是,刚走出去几天,他们的羊几乎都没了:不是跌下悬崖,就是被沼泽吞没,就是在沙漠中饿死。

78、这和我们说哲学家应该过得那种不动心的高贵的“沉思”生活几乎完全相反。

79、教师出示伏尔泰照片,提问: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谁能来说说你对伏尔泰的了解呢?

80、《哲学书简》 《伏尔泰评述》《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81、上帝不需要教会,反正不需要那将信徒死死绑缚在其体制内的等级制国教。此为伏尔泰前四通书信介绍的隐含信息。令人奇怪的是,他没有选择英国的自然神论者作正面观察材料,而是恰恰选择人们——包括洛克和沙夫茨伯里——喜欢对其讽刺挖苦的贵格教派那些特殊的“颤抖之人”(英文“toquake”)。这些人声言直接从上帝那里得到顿悟,直接受耶稣基督引领。在他们,耶稣无异于首个贵格派教徒。“我认为,一个如此非凡民族的学说和历史是值得理性人去关注的。为知悉此事,我找了一个在英国最负盛名的贵格派教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