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名言 > > 正文

托尔斯泰简介【文案87句分享】

托尔斯泰简介

1、人们败坏了自己的生活,原因是他们不仅不去做该做的事,还做了不该做的事。因此,人为了善的生活而必须在自身所做的主要努力是:不去做不该做的事。

2、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3、引用。本段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夸张的修辞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4、读小说是让我们认识人的复杂性,在情境中困顿挣扎的有限性的悲剧。文学不过是要求回返到纯正的人性,它一直试图解构和剥离社会负面滋扰的枝节,但这永无可能,因为我们是社会人,有自然更有社会的属性,所以小说或说整个文学的探究有了永无落日,我们和自己及整个自我构建的文明体系作战,目的是为了它趋向更美好和完善。

5、(只有肚子饿的时候,吃东西才有益无害,同样,只有当你有爱心的时候,去同人打交道才会有益无害。列夫托尔斯泰)

6、虽然出生在贵族家庭,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1岁半母亲去世,10岁父亲去世,失去双亲的他只能投靠亲戚,由亲戚抚养成人。(托尔斯泰简介)。

7、  0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

8、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9、(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

10、(对于人生,理想是不可缺少的。但,理想,只有当它完整无缺时,才是理想。它的方向,只有当它指着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数学的直线时,才能表示出来。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简介)。

11、      精神,永远站在腐朽的肉体上方,被信奉它的人们虔诚地传承与仰望……

12、教育是个良心活儿,我们最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了学生,为了自己,不能停止成长。

13、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14、(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15、《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16、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幕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以其辛辣而又犀利的笔锋无情地嘲讽了游手好闲、精神空虚、醉生梦死的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将前人尚未直接触及的最尖锐的缺乏土地的贫苦农民问题首次搬上舞台,把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这部作品笔调诙谐而又幽默,读来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

17、(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18、晚年的时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简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19、①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拔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20、因此,无疑的,托尔斯泰著作中的思想内容,与其说就如他的见解体系经常被评价一般,是抽象的基督教的无政府主义,不如说是与农民的热望更加符合的思想。

21、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运用明喻和夸张来描绘托翁的目光是为了体现其目光的敏锐与犀利,具有准确而深刻的洞察力。

23、这些卵就这样随意放在我的桌子上,我都几乎忘了它们了。

24、  请大家速读1-5段,寻找描写托尔斯泰外貌所用的比喻句和夸张句,圈点批注,体会其妙处。

25、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多,而自己要求的越少,他就越好;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

26、1910年冬,寻求肉体与精神解脱的八十三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悄然离家出走,一周之后即溘然长逝于一个凄凉的小车站。他死后留下一部他没有看到最后出版、却是他一生思想精华之所在的著作,就是哲学论集《生活之路》。《生活之路》内容庞杂,写作却如同经书般简洁和朴实。托尔斯泰力求“以使它们更加简明,使它们适应所有的人,适应每一个人”,这部有《圣经》般内容的大书,成为一部通俗的写给大众阅读的生活哲学。

27、这段时间他继续分析自己的成长历程,写成《少年》和《青年》成为研究他思想成长的重要资料。并将自己的战争经历写成《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发表之后很受欢迎,他开始在文学界小有名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对他抱有很高希望。

28、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29、⑴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胃,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30、       托翁的作品裸露绝对的真诚,正是这种真诚挽救了他年轻时的错误与放浪。有些人的真诚能让他人也有坦白向善的力量,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人格魔力!他的作品,由生活的痛哭呻吟与报复式的岔怒两股巨大力量汇聚而成,一是以爱来缔造人类的联合,另一种是向爱的敌人作战。

31、(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32、  0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33、       甚至后期,他痴迷并陷入了关于人类信仰的救助,对社会改革论战,而放弃了他天才精于的伟大艺术创作,令当时屠格涅夫等同代文人及全欧洲艺术家为之扼腕:他本可以以艺术为全人类贡献出他的最高智慧成就的,而他,选择了后来与印度甘地等人交织汇合同流的行动道路!

34、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5、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于贵族家庭,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他1岁半丧母,10岁丧父,由家里的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1863年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晚年他因为觉得自己的思想,仍然和农民有距离而深受困苦,一度曾想离家出走。1910年10月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离家出走,11月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享年82岁。

36、  03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每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芽,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的时候表现出那样一种本性,有时变得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37、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38、  他出生在俄国,他的家族有煊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

39、根据第①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感情变化过程。。

40、      我想,正是这种隐秘的力量,把他们拽在了同一轴线上,罗曼·罗兰至少部份追随了托尓斯泰的脚步,傅雷也部份追随了罗曼·罗兰。或者说,整个文学承继,都是这样一条脉络和支流的延伸。

41、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42、      文学让我们寻获到这繁杂世界的秩序,以及人性的普遍规律及异趣。不同的是,它以美丽而纤巧的细枝末节,温润、曲折、优雅地抵达我们饥渴、张惶、幽深的内心,即便有时看是似风暴狂野的袭击。

43、最后,我让学生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几个同学都能够像老师一样理清课堂的思路,特别好。本来我是要自己总结的,转念一想不如让学生试试,这样我也可以知道他们掌握的怎样。结果发现,学生们听讲还是比较认真的,而且概括提炼能力也比较好。通过提问,我知道大部分同学脑海中对于这一节课也是比较清晰的。最起码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欲扬先抑,下一步我打算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扎起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

44、托尔斯泰以迎接俄罗斯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之时,酝酿于数百万俄罗斯农民之间的思潮与情绪的表现,而显得伟大。

45、蚕脱皮之后,吃得更加狼吞虎咽了,越来越多的叶子被它们吞噬而光。四天之后,它们又开始睡觉,接着又一次从旧皮肤中爬出来。现在,它们要消耗更多的叶子了,它们的长度也有四分之一英寸长了。六天之后,它们再一次睡眠,接着又一次长着新皮肤爬了出来。现在,它们又大又肥,我们几乎来不及为它们准备叶子了。

46、所以,要想了解托尔斯泰的思想,就必须首先了解他的生平。如果他在年轻时没有那样的体验,或许就不会形成后来的思想主张。而且,体验是作家了解人生、了解社会的方式,它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体验,作家就写不出很多作品。正如我要是不到岭南生活,不到广州演讲,就不知道广州文化是怎么回事一样。

47、(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48、(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列夫托尔斯泰)

49、  人身上的野兽般的兽性是可憎的,然而它以赤裸裸的面目出现的时候,你就会从你的精神生活的高处看清它,藐视它,于是不论你上了它的钩还是顶住了它,结果你还是跟原来一样。不过临到这种兽性蒙着一层虚假的美丽和诗意的外表出现,要求你崇拜它的时候,你对这种兽性就会敬若神明,分不清好坏,完全上了它的圈套。这才可怕。

50、当其它的蚕孵出来后,我又用一张放有桑叶的纸盖在它们上面,结果所有的蚕都通过小洞爬到叶子上吃了起来。这些蚕聚集在每片叶子上,并从叶子的边缘开始啃食。当它们把叶子吃光后就爬到纸上,寻找起更多的食物。于是,我又放了几张上面有桑叶的打孔纸在蚕上面,它们又爬过去找新的食物。

51、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老师介绍的是谁了吧?

52、  0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53、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为自己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

54、  读《桃花源记》总是以为渔人能有幸进入桃花源,是因为有“落英缤纷”的桃林的吸引,是因为有览胜探奇的果敢,是因为奇遇般地看到了山上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此三者既有偶然的非确定性因素又有既成的确定性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条件恐怕渔人的桃源之行都不会实现。

55、       细节,以及揣摸细节酝酿出的丰富情感与柔软,在粗略和悄无声息里陨落。而自我,有时,又非得在时光停顿处翻找、辨认、与己对峙。小说里的细节,在生活的奔流处截停,细观,总令人动容,因为,它是时间表象,内置于每个作者的感悟,它凝固着一段段人类漫散的精气神,无意的意义。

56、      但是,人类灵魂,正是阪依了这类乌托邦理想和信念的追随,才激发出生命无穷无尽潜在着的巨大能量。有人说安娜对现实的反叛里有一个托尔斯泰的影子。

57、最后,我们一起学习了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段落,抓住6-8段里面的比喻句、夸张句,还有文中描写眼睛的形容词,同学们能够概括出“犀利”、“富含感情”、“威力无比”等特点。文本处理完了,我开始回到课堂的最初:欲扬先抑。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同学们结合文本,很快就知道前半部分对于外貌的描写是“抑”,后半部分对于眼睛的描写属于“扬”。而且大家也知道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前后对比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8、(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59、(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

60、1862年9月23日,34岁的托尔斯泰与年仅17岁的索菲亚·别尔斯(1844年8月22日-1919年11月4日)结婚。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儿。他们前后育有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

61、提问:结合我们托尔斯泰的生平介绍,你能理解这两句话的内涵吗?简单说说。

62、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63、  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

6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比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65、  (屏幕显示的图片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字以及插图,并且有列夫·托尔斯泰名字。)

66、  写至此,脑海中闪现出这样几个字:“给生命一个出口”。曾读过相关的文章,讲的是一只小黄蜂误入室内,几番挣扎后找寻到纱窗上一个小小的洞,终于飞了出去。这只小黄蜂在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像埋头钻研的教师呢?当我们埋头研读文本的时候,需要给自己一个解读文本的出口——走出去,然后以快乐、智慧的“渔人”身份,引领学生找到梦中的桃花源——走回来!在这一出一回间,我们完成了一次愉悦的阅读行走。

67、(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68、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是在第一段中找,第一段的确是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大家来齐读这一段,感受一下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69、《列》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教材上标注的泛读课,就是一个课时就可以讲完的课。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人物描写,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欲扬先抑的手法。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欲扬先抑的手法。”所以,这一节课,我要重点突破这种写作手法。于是,我在教案上写下上课的思路:

70、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仪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人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71、(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

72、  0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73、  你能用刚才老师说话的逻辑方式,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吗?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呢?老师给你们一个句式。

74、(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75、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76、那时,俄罗斯有很多非常好的批评家,别林斯基就是其中之一。涅克拉索夫也是其中之此外,他还是《现代人》杂志的主编,是一个非常好的诗人、编辑。他们的眼光都非常独到。

77、(每个人的生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生活,它的趣味越抽象,它便越自由;另一方面是自发的群体的生活,个人在群体里不可避免地要遵守那为他预先规定的法则。列夫托尔斯泰)

78、  0我们喜欢别人不仅仅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更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

79、      人生途中,一些精神上的路标和向导,他们热烈的求索、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爱和理解,象探照灯的强光,瞬间照亮了我们晦暗不明、疑虑丛生、阻塞着的道路,在偶然的机缘与追寻的必然里汇合,引领我们像朝圣一样追随。在各个不能以实物佐证的精神领域,貌似都需要一种信念和信仰,才能支撑人们走下去,不至懈怠。

80、1828年8月28日,托尔斯泰诞生于距离莫斯科以南约20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距离图拉仅10公里。托尔斯泰家族是古老非常知名的俄罗斯贵族。

81、1855年11月托尔斯泰离开军队回到圣彼得堡,重新投入娱乐圈,酗酒好赌。偏激的个性导致他与屠格涅夫长达17年的决裂。

82、  0“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83、D.掠过(lüè)颔首(hàn)炽热(chì)轻松愉快(yú)

84、  生:“卷起的滔滔白浪般的大胡子”。胡子很多,卷起来了,不太整洁。

85、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品析其中的一个句子,然后交流。教师补充点拨,联系托尔斯泰的作品。)

86、④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