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名言 > > 正文

孔子论语经典名句【文案54句分享】

孔子论语经典名句

1、这是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在总督府衙题书的堂联。

2、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论语经典名句)。

6、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7、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8、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0、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12、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3、孔子语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6、本文摘编自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19、(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21、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4、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25、(原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直译)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意译)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品行差的人多行不义经常忧愁。

26、(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28、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30、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3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33、(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34、(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7、(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38、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40、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4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45、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名句

4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4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48、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译)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4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0、解读:真正品德高尚的人,感到可耻的是自己所说的超过自己实际做到的。

51、(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原文)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