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作文素材 > > 正文

王阳明心学20句【文案110句分享】

王阳明心学20句

1、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2、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3、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4、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5、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6、大意:你如果是以厌弃外物的心去静中寻求,相反只会养成骄横怠惰的恶习。你若不厌弃外物,再到静处去涵养,这样就是可以了。

7、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根本就不是清静,所以王阳明才说那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8、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王阳明心学20句)。

9、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10、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11、感悟:这种状况恐怕比较普遍——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无聊得要死。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

12、感悟:如今是个看脸的世界,注重的是颜值,整容更是遍地横行。这些人,真该看看王阳明这句话。好在还有一句“主要看气质”,倒还合乎阳明心学的宗旨。

13、我医人,也杀人,若国公以医者仁心认到发名,将眼如而我可看个伪君子,假善人,恕难是出命。----《扶摇》

14、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

15、大意:唯有痛哭之后才能乐,不哭就不会乐了。虽然痛哭,此心却得到了安慰,因而也就是乐。

16、一诚则天下无难事。此处的诚不仅仅是诚实守信,还有心境严肃恭敬之意。多一些诚意正心,少一些奸诈机巧,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7、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8、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9、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20、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21、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22、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23、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24、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原因诸葛亮和王阳明也说得明白——那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

25、王阳明考虑许久,觉得还是围魏救赵的方法能够有着奇效。于是,他率兵直接前去攻打宁王的老巢南昌,这样一来,可实在是给宁王出了个难题。宁王首尾无法兼顾,为了大局起见,他还是选择了带领大军会援南昌,彼此双方在鄱阳湖上进行了大战。

2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27、〔南朝〕范晔*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宋〕释道远*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

28、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2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关于心学的成语知行合一zhīxínghéyī(释义)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30、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31、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32、所以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为明天的快乐打基础。王阳明同时还告诉我们,实在忍不住,就哭出来吧,发泄正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

33、我曾毅十四岁就出师行医,十年来,每一日无不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生怕因为自己的冒失,耽误了一例病人。病人以『性』命相托,奉上全家之资,面对如此重托,医者怎敢不诚惶诚恐!孙云水,你身为一名大夫,心中可曾有过半点医者仁心?----银河九天《首席御医》

34、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就是人生的常态,稀松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里。这就是完整的成长过程。

35、感悟:王阳明所说的情况,放在现在,叫“逃避”,根本就不是清静,所以王阳明才说那是“放纵沉沦”。事情是要面对的,人是要在事上磨的,逃避是永远没有出息的。

36、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37、养一身浩然正气,做古今完人,纵然做不到完人,也要做正直之人,诚实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38、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39、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40、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原因诸葛亮和王阳明也说得明白——那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

41、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2、古往今来,凐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圣贤也不在少数。王阳明作为圣贤,能够流传至今,除了他的学问高,人之贤,其智慧也是不逞多让的。

43、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44、强者和弱者的唯一区别在于,信念够不够坚定。如果交战双方都是强者,那就看谁的信念更坚定。

45、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46、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47、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48、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49、而傲慢者恰恰相反,他的心必定狭窄阴鸷、封闭自恃,言行之间充满私心私欲,从而挤压和伤害到他人,不恶又会怎样?一谦一傲,值得深思。

50、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51、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2、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53、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54、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问弟子:“到哪里了?”弟子回答:“青龙铺。”王阳明又问:“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阳明笑了一下:“到南康还有多远?”弟子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王阳明又是一笑,恐怕来不及了。

55、感悟:王阳明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修养不足则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违背了中正之道。这样的心,有两个词可以形容:偏激,邪气。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56、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57、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58、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59、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60、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61、感悟:谦为什么是众善之基?因为一个能谦虚的人,他的心必定是宽容的,他的人必定是有涵养的,他的行为必定是有教养的。那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语,必定都是合乎仁义礼仪的,自然都是善的。

62、大意: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这样就严重了。

6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64、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65、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66、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67、王阳明见此情况,已不奢求能有什么赏赐了,能够保住性命已经很好了,他的仕途也在一次地陷入了低谷。此后王阳明的仕途也一直是不温不火。

68、颜值是有保鲜期的,气质却没有,而且还会如酒一样越陈越香。分多一点时间,去多关照和修养下自己的内心吧。

69、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70、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只会自取其辱,人要有自知之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才会让自己更接近成功!

71、感悟:假如天天吃肉,也就不觉得肉香了;如果天天都像过年,真到过年时也就没有年味儿了。王阳明说的道理,完全合乎阴阳辩证之道。

72、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73、感悟:朋友犯了错误或者遇到难处,本就心里懊恼痛苦,规劝其实没什么用处,指责更是雪上加霜,无是在伤害朋友、毁灭友情。只有开导和鼓励,才是最有情有义的做法,才对朋友真的有用。所谓患难见真情,王阳明告诉我们的是基于人性和情义的交友之道。

74、所以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75、〔三国〕贯休*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褴褛衣内可藏志。

76、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77、你跟他们探讨下去,不但说服不了对方,他们还会不断愤怒失态。你如果跟着呛,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看来王阳明也是遇到过这样的人。所以碰着了,趁早闭嘴吧。

78、大意:文过饰非,这是恶人的常态。如果去责备他的过失,反倒会激起他的恶性。

79、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80、当今时代,这点尤其值得人们重视。被蒙蔽的心,如蒙蔽二字的含义,是阴暗而糊涂的,就算得到再多,又有什么用?唯有本心呈现,才能清明、放松和自在。

8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82、孔子积极入世、济世,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有一颗平常心。有一次,孔子让子路、曾皙(名点)、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钱穆分析说,孔子骤闻曾皙之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而叹也”孔子“喟然”之叹,值得细细玩味。

83、感悟:王阳明这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你为什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总是容易三心二意开小差?不是那些让你分心的人和事的问题,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是主要,而只是你的心不够定、志不够坚,这才是根本。

84、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85、宇宙天地存乎一心,荣辱善恶亦存乎一心!古人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心如明月,则世界月华如水一片清明,你心如污泥,则人生熙熙攘攘污秽不堪。收拾好自己的内心乃是安身立命之道!

86、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要多做减法,然后再做加法。减少点欲望,增进点快乐!唯有一颗洒脱的心,才能享受风清月明。

87、第阳明先生从少时就好学深思,就是我们说的有点“认死理”,使他往往思虑过度,损耗精神。他出身儒学世家,自幼就接受儒家教育。可是,由于天分太高,传统的儒家教育无法解释他脑子里想的问题。于是,他从8岁就开始接触佛家、道家的思想。《王阳明全集》中有他答人问神仙的话,其中说“仆诚生8岁而即好其说,今已余30年矣”。所谓“神仙”,即我们今天说的道家学说,当时人们称之为“仙家”。

88、《神童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89、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是存在自己的心里的。良知是心之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90、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91、王阳明曾说:“不求日增,只求日减。”其实,他的这个观点和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观点殊途同归。这两位圣贤都认为,在做人的道路上,每日都应当减少内心的欲望,当人的贪欲一点点减少的时候,才会渐渐进入一种顺其自然的潇洒境地。

92、怎么办呢?就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走路的时候就好好走路,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正是修行炼心。

93、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94、按照常理,即使是同等品级的宦官,地方官也不敢得罪,这一点从《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织造局总管杨金水(宦官)和浙江巡抚、布政使之间的尊卑关系就能看出。

95、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96、颜值是有保鲜期的,气质却没有,而且还会如酒一样越陈越香。分多一点时间,去多关照和修养下自己的内心吧。

97、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98、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原因诸葛亮和王阳明也说得明白——那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

99、〔三国〕诸葛亮*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男儿事业当志奇。

100、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

101、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02、聪明人把希望寄托在事业上,糊涂人把希望寄托在幻想上。(阿拉伯谚语)

103、感悟:这种状况恐怕比较普遍——一个忙惯了的人,一旦闲下来就会百无聊赖、无所适从,无聊得要死。人这样,心也是这样,平常胡思乱想惯了,脑筋就闲不下来,吃饭时、睡觉前也会胡思乱想。

104、大意:人应当知学。求学讲论无非是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105、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106、所以不要害怕生活中的痛苦,那正是在为明天的快乐打基础。王阳明同时还告诉我们,实在忍不住,就哭出来吧,发泄正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

107、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108、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109、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