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名言 > > 正文

论语十则【文案86句分享】

论语十则

1、译文:先生说:“吃粗粮,喝水,弯起胳膊枕着睡,快乐也在里头啊。不合乎“义”而获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2、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论语十则)。

4、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子罕》)

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6、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7、孔子说:“定期学习复习不是一种乐趣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认识)我,但我不怨恨(生气),也不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8、“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此古义变今义也是意扩大了范围)

9、50篇中考必备古诗文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论语十则)。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1、1895年——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海军覆没。

12、《论语》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哲理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13、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一个人若想学会滑冰,那么他一定要做好在冰上摔跤的准备。

15、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沉迷美色、争强好斗、贪得无厌都是是人性中莫大的不足,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无法挣脱,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 

1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7、一岁将尽,便进入一种此间特有的情氛中。平日里奔波忙碌,只觉得时间的紧迫,很难感受到"时光"的存在。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然而到了年终时分,时光的感觉乍然出现。它短促、有限、性急,你在后边追它,却始终抓不到它飘举的衣袂。它飞也似的向着年的终点扎去。等到你真的将它超越,年已经过去,那一大片时光便留在过往不复的岁月里了。

18、《论语十则》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21、《陋室铭》中,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沿溯阻绝。

2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3、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2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5、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6、 ②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动用法,使……安逸;使……信任自己,使……得到关怀和爱护)

27、(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28、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孔子的乐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渊明也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便会甘之如饴;不喜欢读书,便味同嚼蜡。孔子正是因为乐读书,才会一生勤学不倦。

29、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30、孔子说:“中宇,让我来教你对知识和无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31、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较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32、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33、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5、司马迁,捧卷长读而叹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亦读作háng)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人。”谁有这样伟大的人格魅力,让司马迁这样的大历史学家心向往之?这个人就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万世师表——孔子!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兴办私学,影响深远!而《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巨著之文中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思想,蕴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精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论语十则》。

36、温故而知新:“故”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此古义变今义是意扩大了范围)。

37、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重要。”  

38、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39、第一则: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41、“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4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3、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汇总《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学习态度的语句是: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4、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埃

45、(赏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4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47、(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48、《醉翁亭记》中,常用来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的语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9、  (译文)孔子说:“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50、《岳阳楼记》中,写出作"岳阳楼记"缘由的语句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51、在成功的道路上,激情是需要的,志向是可贵的,但更重要的是那毫无情趣的近乎平常的坚守的毅力和勇气。

52、  (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54、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55、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56、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知足者常乐”,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生除了一定的物质需求外,还需要有精神追求,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追求真理,奉献社会。

57、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5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59、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60、智者乐(   )山,仁者乐(  )水     知者乐(   ),仁者寿。

6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2、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63、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64、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65、(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6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67、缩: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四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68、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

69、(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70、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71、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7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孔子语录十则翻译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7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74、   推出史上第一部作文指导小说《赤尾狐》,二年级以上跟随都可以受益,更适合写不好作文的初中生。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向想好友圈转发一次,就可帮助很多孩子受益。亲亲的,你辛苦一下好吗?

7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77、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78、这一句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又进一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就会流于粗疏,只思不学将会失之偏颇。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是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必由之路。

79、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次;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8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81、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82、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可当代社会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到。“实事求是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83、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84、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85、其次,此文遣词造句也很讲究。"说"(悦)与"乐"似乎是同义词,但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说"是心里感到喜悦、高兴,可见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要从内心感到高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