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作文素材 > > 正文

老舍简介【文案49句分享】

老舍简介

1、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2、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3、这本书和我的写作生活有很重要的关系。在写它以前,我总是以教书为正职,写作为副业,从《老张的哲学》起到《牛天赐传》止,一直是如此。这就是说,在学校开课的时候,我便专心教书,等到学校放寒暑假,我才从事写作。我不甚满意这个办法。因为它使我既不能专心一志地写作,而又终年无一日休息,有损于健康。在我从国外回到北平的时候,我已经有了去作职业写家的心意;经好友们的谆谆劝告,我才就了齐鲁大学的教职。在齐大辞职后,我跑到上海去,主要的目的是在看看有没有作职业写家的可能。那时候,正是“二八”以后,书业不景气,文艺刊物很少,沪上的朋友告诉我不要冒险。于是,我就接了山东大学的聘书。我不喜欢教书,一来是我没有渊博的学识,时时感到不安;二来是即使我能胜任,教书也不能给我像写作那样的愉快,为了一家子的生活,我不敢独断独行的丢掉了月间可靠的收入,可是我的心里一时一刻也没忘掉尝一尝职业写家的滋味。

4、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5、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6、作者想象着自己在中国抗战结束后阔起来的美好生活,安居乐业,生活闲适。侧面体现了抗战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乱象。通过为自己小宅起名“不会草堂”便可看出,抗战时期会议太多,而梦想永远“不会”。

7、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8、当我刚刚把它写完的时候,我就告诉了《宇宙风》的编辑: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后来,刊印单行本的时候,书店即以此语嵌入广告中。它使我满意的地方大概是:故事在我心中酝酿得相当的长久,收集的材料也相当的多,所以一落笔便准确,不蔓不枝,没有什么敷衍的地方。我开始专以写作为业,一天到晚心中老想着写作这一回事,所以虽然每天落在纸上的不过是一二千字,可是在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候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在这故事刚一开头的时候,我就决定抛开幽默而正正经经地去写。在往常,每逢遇到可以幽默一下的机会,我就必抓住它不放手。有时候,事情本没什么可笑之处,我也要运用俏皮的言语,勉强的使它带上点幽默味道。这,往好里说,足以使文字活泼有趣;往坏里说,就往往招人讨厌。《祥子》里没有这个毛病。即使它还未能完全排除幽默,可是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这一决定,使我的作风略有改变,教我知道了只要材料丰富,心中有话可说,就不必一定非幽默不足叫好。既决定了不利用幽默,也就自然的决定了文字要极平易,澄清如无波的湖水。因为要求平易,我就注意到如何在平易中而不死板。恰好,在这时候,好友顾石君先生供给了我许多北平口语中的字和词。在平日,我总以为这些词汇是有音无字的,所以往往因写不出而割爱。现在,有了顾先生的帮助,我的笔下就丰富了许多,而可以从容调动口语,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因此,《祥子》可以朗诵。它的言语是活的。

9、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

10、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1、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12、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墨绿色花岗岩左下角有一副老舍浮雕铜像,围绕铜像刻着几道水波溅起的涟漪;两边汉白玉矮墙,一边以菊花做成浅浮雕为背景,上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3、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

14、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在英国期间,老舍曾使用ColinC.Shu这个英文名字(应为其基督教教名)。

15、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字,“瞎凑”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青年们听了,无不赞叹叫绝。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

16、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7、由一九三六年春天到夏天,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把祥子的生活与相貌变换过不知多少次——材料变了,人也就随着变。

18、通过搜集整理共有47部,细分有话剧27部、京剧7部、歌剧5部、地方戏剧2部、英译中话剧1部、电影剧本1部、鼓词15篇、相声31段、快板12段、太平鼓词4段、山东快书1段、合作撰写的单弦牌子曲1篇、唱词7篇。

19、小院的门并不是开在中轴线上,而是开在正房方向的东南角。据说,风水学要求按照八卦“巽”的方向开门,取“坎宅巽门”之意,“巽”就是东南方向。院子总共300余平方米,院内两棵柿子树是老舍当年亲手种下的,因此被他称作“丹柿小院”。

20、此残简辑自1947年12月1日《世界月刊》第2卷第5期《十一月艺文坛》一文,署名“风信子”。《世界月刊》1946年11月创刊于上海,属于综合刊物,主要刊载二战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苏、英、法等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动态。风信子《十一月艺文坛》的第一则写道:“老舍在纽约专心写作《四世同堂》第三部;山东大学之聘亦因之辞去,最近他有信寄上海友人说”,此后即老舍书简内容,照录如下:……在此寂处斗室,至感孤独;美国社会虽纸醉金迷,与弟无关也……老舍此信的写作时间,根据已有资料也大致可以确定。1947年11月17日刊于香港《华商报》的《海外书简》,其内容是老舍致“××兄”的信,末署“纽约”,信中说“在此一年半了”,可确定此信写于1947年11月2日。对勘此信内容,即可明确《世界月刊》所载残简的写作时间和相关背景。首先,《华商报》书简说,“去年同曹禺到各处跑跑,开开眼界。今年,只剩了我一个人,打不起精神再去乱跑,于是就闷坐斗室,天天多吧少吧写一点——《四世同堂》的第三部”,正可对应残简中“在此寂处斗室,至感孤独”一句;其次,《华商报》书简中又说,“我大可去天天吃点喝点的好,而后汽车兜风,舞场扭腚,乐不思蜀。但是,我是我,我讨厌广播的嘈杂,大腿戏的恶劣,与霓虹灯爵士乐的刺目灼耳”,又可对应残简后一句——“美国社会虽纸醉金迷,与弟无关也”。可以说,《世界月刊》所载残简,正是对《华商报》所刊老舍《海外书简》部分内容的简写,所以,可以确定这两封书信应该是老舍同一时段所写,根据《华商报》书简的写作日期,再结合《世界月刊》残简被编者从他处摘录再刊发所需的时间,可以推断此残简的写作时间应该在1947年10月底或11月初。

21、该信末尾所记“25”,从书信的写作习惯来看,应是写作时间,但还需进一步考证其中所对应的年月日。

22、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老舍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这种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的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

2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123年前,1899年的北京。去世于1966年,享年67岁。

24、这两个车夫都姓什么?哪里的人?我都没问过。我只记住了车夫与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核心。

25、同时老舍也未曾加入苏汶和梁实秋等人的第三派——不认为文学至死都是自由的。他的文学思想的基调是强调文学的自由表达,同时认为文学对社会的作用是不期然而然的和远期的。

26、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27、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28、1949年,接文艺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决定回国,10月离美,12月抵达天津。

29、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30、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通过撰写大量作品和理

31、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32、在《海外新声》上发表白话小小说《她的失败》,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33、老舍此信能存世,也是极为偶然的机缘,这要从《三六九画报》以及其名为“他她蜜”的栏目说起。《三六九画报》于1939年11月9日创刊于北京,由北京进化社发行,三日刊,至1945年5月停刊,属于通俗画报,读者群主要是普通市民,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科学、文学、电影、体育以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三六九画报》于1941年第9卷第1期开辟出一个关于两性生活的新栏目,取名为“他她蜜”,据编者所撰“创刊的话”《关于他她蜜》一文介绍,“原来这一版的版名,拟用‘她,和他之间的甜蜜’,因为取名过于冗长,所以就缩减成为‘他她蜜’了”,至于增设此栏目的用意,“就是期望将那些既往流传的不适于东方民族生活的谬说,予以校正,同时将这些在中国确能行得开的学说,尽量的发挥出来”,比如“过去有人提倡男女在结婚以前,应当先举行‘旅行结婚’”、“有人说:‘结婚后之男女两方,只要有一方感到不满意,就可离去’”。

34、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35、“啊!”他不放心他的车,唯恐被丁或任何人,给拉坏。可是自己既不能下地,当然得赁出去,还能闲着吗?他心里计算:自己拉,每天好歹一背拉总有五六毛钱的进项。

36、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37、从春到夏,我心里老在盘算,怎样把那一点简单的故事扩大,成为一篇十多万字的小说。

38、是老舍独有的开拓,这种方式在以后批判中也是鲜见的,这种批判因此也构成和补充了一部完整

39、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40、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文聿出版社

41、作者将自己春天的居所设定在杭州,并结合自己二十年前的经历交代了居住在杭州的原因,春天的杭州让人生活在诗与图画中,作者所描述的惬意、闲适的春光实是令人向往。

42、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

43、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44、老舍的文学思想成分复杂,现代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文学和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里,他的派别色彩不明显,虽然他对左派的革命领导文学的艺术指导方式及其他艺术和思想上的主张颇有微词。

45、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

46、《二马》是老舍客居英国时写作的最后一个长篇小说,讲述的是马家父子在英国的生活和爱情故事。作者借此谴责了英国社会的民族文化偏见,同时也为国人的庸散懒惰、麻木不仁和不思进取而愤慨,表达了青年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7、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

48、(16)1953年,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