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啦网 > 作文素材 > > 正文

关于读书的故事50字【文案38句分享】

关于读书的故事50字

1、而且,顺畅地阅读才能产生愉悦,而断断续续地阅读会让人反感。因此,如果一开始识字量不大的时候,孩子的独立阅读体验会非常差。

2、在两人非法交往的这几年间,只要老头去单位上班(老头是某运输公司返聘的员工),这个女人便和村中的老少男人都发生关系,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帅气还是丑陋,只要是男的,都是她的猎物。这个老头后来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便断然拒绝继续交往下去,所以这个女的才到法院立案,要求返还借据上的5000元钱。(关于读书的故事50字)。

3、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英国作家迪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不知从哪传来妈妈的声音:“王宇航,你帮我买瓶醋去,我给你做你爱吃的糖醋排骨。”我没有把这句话当成现实中的事,继续埋头苦读。过了十分钟,妈妈就我没动静,又说:“再不去,小心你的屁股!”我才醒悟过来,原来是真的,一溜烟儿,我就奔向了超市。

4、杜小康家境富裕,又是班长,一直是桑桑的明争暗斗的对象,最让孩子们垂涎的是,他还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旧自行车。(关于读书的故事50字)。

5、 在感受到自己阅读贫乏之后,我开始把每一个可以利用的时间碎片充分地利用起来,进行大量地阅读。然而,受着自己兴趣的制约,我的阅读视野过于局限。我读纪伯伦、泰戈尔、冰心,读萧红、张爱玲、林海音,读北岛、顾城,叶辛,当然也读鲁迅、王蒙、沈从文……就是很少读孔子。在我的记忆中,孔子早已是历史。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典籍,是废墟,是湮没或未湮没的事件。

6、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匡衡。匡衡从小就非常喜欢学习读书,可无奈的是家里条件很差,根本买不起蜡烛,于是一到晚上天黑的时候他就没有办法继续看书,没有光实在是什么都看不见了,因此他经常为这个事情而发愁。

7、《封神演义》的故事。《封神演义》是一本神魔小说,讲的是姜子牙扶助周文王推翻商纣王的故事。初中时,一个好朋友借回来一本《封神演义》上册。看完上册,怎么也借不到下册,心里就一直惦记着。直到五年以后我考上大学,到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就是《封神演义》下册。但是,大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初中生已经大不相同,读起来就没觉得初中那时候那么好看、令人神往了。

8、孩子们欢天喜地,冲着爸爸喊:快把狼狗都拴起来,不要让它们咬了我们的小羊儿。

9、张三很生气,也摇下车窗回头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10、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小书箱,装几十本“娃娃书”供同学们借阅。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去学校砸开隔壁班的窗户玻璃,隔着窗户“收获”了十几本小人书,当时还被玻璃碴子划伤了胳膊,终生留下了做贼的印记。

11、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 

12、我爱读书,妻子更爱读书!妻子的读书面很广、很杂,小说、散文、杂文、剧本;中国的外国的,她都喜欢。妻子还爱读有关医学小常识的、生活小常识的、编织的、演讲的、按摩的、养花的、做菜的,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妻子读书侧重于故事性、趣味性。妻子的记忆力很强,读过的小说有:《第二次握手》《林海雪原》《红岩》《穆斯林的葬礼》《简爱》《飘》《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等等。妻子的读书随意性很强,比如就在莫言获诺奖的那段时间,她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几乎读完了莫言的所有作品。妻子读书很投入,她很快就进入故事情节中,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时而咬牙切齿、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泪流满面。一本好书在手,妻子可以忘记吃饭,忘记睡觉!妻子喜欢读侦探小说,她说读侦探小说可以挑战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对细节的观察能力。我写的每一篇文章,妻子都是第一读者,我都会认真听取妻子的修改意见,一起共同探讨再定稿。儿子问过妈妈,你读过这么多的书,怎么不自己写?妻子说,读书是享受,写作太辛苦,咱们家有你爸辛苦就够了!

13、“我们明明在门镜上看着你把垃圾往我们门前堆的,你怎么反而说我们把垃圾堆到你家门前?”对门反唇相讥。

14、农民伯伯们要载歌载舞,开一个庆丰收的大会,青蛙被请来坐了上宾席位,青蛙似乎很得意,简直像一个王子!蟾蜍躲在台下一个角落里发呆。

15、你找到孩子感兴趣的,熟悉的题材,那么孩子阅读的欲望就会比较高。但是即便如此,孩子依然可能遇到第二个困难。

16、感想:读书改变命运!有时,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

17、永远怀抱对未来的信心与憧憬,练就勇于承担的内心!你就是那棵特别的草!——题记

18、一天晚上,他发现房间里出现了一线灯光。他顺着光线一看,原来是房屋旧了,墙壁上出现了裂缝,灯光是从邻家透过来的。

19、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读书是一种不断的重复理解,重复记忆的。只有坚持不懈的重复读书,才能起到加强记忆力的效果。重复读书,就会有不同的收获和记忆,坚持读书,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

20、比喻文人文思大进,文笔优美俊逸。典出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此,后人多以“梦花”、“梦生花”、“彩笔生花”、“笔花入梦”、“花从笔生”等比喻文思大进。 

21、 作为课题主持人,我必须率先阅读,了解国内外“创意写作”的研究现状,于是,我购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系教授马克·麦克格尔的《创意写作的兴起》,上海大学许道军、葛红兵合著的《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伊莱恩·沃尔克编著的《创意写作教学(实用方法50例)》,于尔根·沃尔夫的《创意写作大师课》……只有一本一本真正地去读了,才知道哪些是适合儿童的创意写作。

22、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

23、他拿把小刀把墙壁上的裂缝凿成个小孔。灯光更亮了。他高兴极了,有办法读书了。从此以后,每天晚上,他都借邻家的灯光读书,直到邻家熄灯为止。

24、写作也一样。我也没有背太多,除了初中高中要求的文言文和古诗词,我就是把近5年的感动中国颁奖词背过了。高考作文基本都是写议论文,这样古代的有了,现代的也有了。背古文古诗可以提高作文的文学内涵,背感动中国颁奖词直接运用最新的社会实例,而且央视给的颁奖词绝对在语言上无懈可击。

25、配巴尼先生叫我们默写,他看见有一个面上生着红粒的学生,就问他有没有发热。一个学生乘着先生没注意,跳上椅子玩起洋娃娃。默写完了先生教育我们要用功,要规矩。放学后,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请求饶恕,先生原谅了他。

26、我再次拾起《目送》,打开书,映入眼帘的是已被我摘录多次的句子,我一笔一划在本子上写下: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亲人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在目送中一点点渐行渐远,我站在小路这一端,看着爷爷逐渐消失在转弯处,并且他用背影告诉我,不必追。龙应台追不上父亲的衰老,我追不上爷爷的离别,那就静静地目送吧——被目送之人留下的背影,便是最真挚的告别。

27、朋友便问他;"借条是不是你书写的?",他说;"借条是我写的,但借款事实不成立"。

28、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

29、小时候,二舅经常来我家,他很爱看书,感觉他随时随地都在看,吃饭睡觉都抱着书。他给我讲了很多故事,一些是小说,一些是电影。他讲的故事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当他记不清的时候就会现编和改编,但总能自圆其说。那时,二舅是西安市37中的学生,他有很多同学是高干或高知子弟。文革中停课闹革命,他们是“问题干部”子女,一天无所事事,就在西安市南郊偷了很多学校的图书馆,并互相传阅。他们当时认为“偷书不算贼”!他的一个同学,后来成了全国大名鼎鼎的编剧,名字叫芦苇。二舅把一些书存放在我家,占据了好几个大抽屉。其中有《红楼梦》《邦斯舅舅》《韬奋文集》《苦难的历程》等。我有时也翻看一下,有的是竖排字,有的是繁体字,我就磕磕绊绊地读,经常是一行字只认识一小半,就“秀才识字认半边”地念,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地猜意思。

30、 哲学与教育,研究的领域不同,思考的方向却是一致。它们都使人聪明,给人智慧。亚利斯多德运用哲学的思维深度理解历史与自然,才使古希腊文明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牛顿凭借自己睿智的哲学思辩,把自然界的宏伟结构和相互作用归结为几条普遍的法则。由此可见,教育科学只有在先进的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才会有新的视界。

31、每天早晨,小男孩走在最前面,领着一串瞎眼的家人去乞讨。

32、3高斯,德国数学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33、由于看书看得多,所以我从小作文写得不错。记得在小学写的第一篇作文,题目叫《一双凉鞋》,写自己想买一双凉鞋,大人不给买,哭闹了半天,后来自己想通了: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凉鞋不买了。作文抄到城关小学的黑板报上挂了很久,连校长都说:“这个孩伢儿作文写得好,长大有出息呀。”

34、1966年,大姐去北京参加红卫兵“串联”,买了一盒识字卡片,父亲就手把手地给我教,我在上学前认识了大概100多个汉字。另外,父亲给我订了《儿童画报》,上面图文并茂,大多讲些越战的故事,有一些飞机大炮和热带雨林,我比较喜欢看。

35、考研。上大学时,觉得考研究生十分神圣,高不可攀,不敢考。那时候大学毕业是国家包分配,七七级分配特别不好。大学分配费了很多周折,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有出息,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我在自己的《毕业纪念册》扉页写下了六个字:“人无志,毋宁死!”毕业分配到神木教研室工作,单位环境不错,大家都很上进,学习氛围浓厚。但我不喜欢神木,太小,太封闭,太落后。我想只有离开神木,才能为它做一点事情。于是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每天吃过晚饭,先到云惠渠畔背英语,然后跟同事去打篮球、乒乓球,天天如此。神木找不到语言学方面的书,恰好我的同学梁建生在榆中教书,她女朋友就在榆中图书馆工作。我每个月去一趟榆林,借回好多书来。1983年报考研究生,我报的是内蒙古师大汉文系的马国凡老师。1983年4月份从神木去呼和浩特复试,坐车走了两天,一路上都在看书,生怕被老师考住。去了以后马老师告诉我,报考的36人,只有我一人通过初试参加复试。最后如愿以偿,顺利考上研究生,学习我心爱的现代汉语。我成了改革开放后神木县考上研究生的第一人!通知书寄到的那一天,母亲含着泪说了一句话:“你真能行嘞!”

36、毕业后,他供职一家全球五百强的企业,并因为工作出色,连年加薪升职。

37、然而,异国平静的学术生涯,在郎咸平看来又有一丝沉闷。在谈到那段日子的时候,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想法:“都快40岁的时候,发现没有什么成就感了,因为在那边太专业。对这个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有的时候常常看到电视,看到播出中国,心里面就觉得有点酸酸的,所以一有机会的话就会想到回国。”

相关文章: